行夜
中药名
行夜,中药名。为步行虫科动物虎斑步䖬 Pheropsophus jessoensis (Moraw) 的全虫。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之功效。常用于寒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瘀痛。
入药部位
全虫。
性味
味辛,性温。
功效
活血化瘀,温经止痛。
主治
用于寒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3-5g。
采集加工
春季至秋季捕捉,捕捉时带手套,捉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
形态特征
形似斑蝥。体长14-22mm,宽5-8mm。头部黄色,向前突出。触角棕色,头部中央有一块似三角形的黑斑。复眼黑色,卵形突起。头上散生白色短毛。触角鞭状。前胸背板棕黄色,其前缘、后缘及中央黑色。鞘翅黑色,小盾片棕黑色,两鞘翅的肩胛区各有一块黄斑,鞘翅中部也各有一块较大的黄斑。每个鞘翅各有7条几乎平行纵走的脊。足黄色,胫节及跗节棕色。腿节上有较细的黄色毛,胫节密生棕色大毛,跗节丛生棕红色钉状粗毛。后足胫节末端有两个棕黑色的粗大的刺。前胸及后胸腹板黄色,中胸腹板黑色,腹部腹面黑色,可见7个腹节
生长环境
生活于潮湿处、田间及石下等处。夏、秋季夜晚在地面疾走,遇敌时放出黄色臭气自卫。
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
《纲目》:“张杲《医说》载:鲜于叔明好食负盘臭虫。每散,令人采取三五升,浮温水上,泄尽臭气,用酥及五味熬作饼食,云味甚佳。即此物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5 11:32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