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亦称“服气”、“食气”、“炼气”,道教早期修炼方术之一,是指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而往往辅以导引、按摩的
养生内修方法。
道教修炼,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认为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摄生纂录·调气》称“人在气中,气聚即生,气亡则死”。
《太平经》称“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故上士修道,先当食气”。葛洪也认为“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
世传行气方法甚多,仅《
云笈七签》即载有诸家气法数十种。具体程式不一,原则大致相同。要求行气时,凝神净虑,专气致柔,呼吸吐纳,做到轻、缓、匀、长、深。轻,呼吸轻细;缓,进出气舒缓;匀,呼吸节拍有致,不时粗时细;长,呼吸之间隔时间长,引气入鼻中而闭之,阴以心数数,30~50乃至120,方徐徐吐之;深,闭气时使气渗进腑肺百脉,渗透组织深部。据称炼气既久,可达到鼻无出入之气的最佳境界,如婴儿之在母胎中,名曰“胎息”。行气又辅以导引与按摩。导引,即以力引动肢体,作俯仰屈伸运动,“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按摩,即以摩、捏、推、揉等手法作用于人体之经络穴位,以求筋肉舒展、血脉流通,使行气更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