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学说
听力生理学术语
行波学说(traveling wave theory)是著名生理学家G.V.贝克西(G.Von.G.Von.Bekesy)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了赫尔姆霍兹的共鸣说的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
定义
著名生理学家G.V.贝克西(G.Von.Bekesy)于20世纪40年代发展了赫尔姆霍兹的共鸣说的合理部分,提出了新的位置理论——行波学说(traveling—wave theory)。根据贝克西的行波学说,声波的振动作用于卵圆窗时,基底膜便产生相应的振动。振动从蜗底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行,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加大,到基底膜的某一个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振动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波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的所在部位也不同。声波频率越低,最大振幅部位越靠近蜗顶;频率越高,最大振幅部位越接近蜗底。耳蜗底部的基底膜对高、低音都能发生振动,而顶端只对低音刺激发生振动。这就是听觉的行波说。这个学说认为,基底膜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分析,决定于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
行波学说由来
早在本世纪40年代G.Von.Bekesy开始提出行波学说,至1960年,他在“听觉实验”一书中系统地发表了有关理论。行波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系振动传播的一种方式。为了便于理解起见,不妨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把布条的一端固定,抖动其另一端,则可看到从抖动处传出的波动沿布条传送或行进,这就是一种行波。行波的传送速度与该物体的紧张度有关,紧张度高则速度快,反之速度慢。行波最高振幅传送的距离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高者传送距离短,频率低者传送距离长。
学说的证据
耳蜗底膜的行波
G.Von.Bekesy用一种含有特制照明设备的双筒解剖显微镜(动态镜)观察到,在受到声音刺激后耳蜗底膜呈行波方式振动,而不是某一局部的共振活动。迄今,行波学说的基本论点一直得到公认。
当声波引起镫骨底板振动时,耳蜗底部的外淋巴随而振动,进而驱动底膜,使它产生自下而上盘旋传播的振动波。其振幅在传播过程中逐渐上升达一最高值,继之迅速降低而消失。
当声波使锰骨振动的频率低于60赫时,整个底膜均呈时相性运动,其振动频率与声音频率一致。高于此频率,底膜振动即呈行波型式。对频率为100赫兹的纯音反应中,底膜行波最大振幅的位置离蜗孔很近(蜗顶部),随音频逐渐增高,行波最高振幅的位置渐向卵圆窗(蜗底部)方向移位,在声音频率达到2000赫时,底膜中段以后的运动就很小了。然而在底膜的近蜗底端,用听觉范围内的各种频率声刺激,均可产生振动,但是由于高频音所引起的振动幅度最高,故蜗底部对高频最敏感。换言之,高频音的感受部位仅在蜗底部,低频音的感受部位主要在蜗顶部,但但其他部分也可感受,只是敏感度较低。
在实验中发现,耳蜗底膜全长产生运动的灵敏度不同,在蜗底部窄而较硬的底膜易于随推力而运动;但是在蜗顶部宽而较柔软的底膜有较大的惰性,不易产生运动,尤其对于比自身共振频率高的刺激,惰性就更为明显。由于从蜗底至蜗顶的底膜硬度逐渐减少,即存在硬度梯度,所以不论声波振动来自卵圆窗还是其他部位的耳蜗骨壁,行波总是从蜗底部开始,继而盘旋地向上传送。鉴于膜的连续性,底膜比较硬,部分总是驱使稍柔软部分进行活动。
根据G.Von.Bekesy的测试结果,行波从蜗底部传至蜗顶部所需要的时间是20毫秒(近年来发现应为2毫秒)左右,显然这个速度比声波在耳蜗液中的传播速度慢很多,表明行波运动与耳蜗内液体的动力学状态并非一回事。
底膜行波运动型式还有不对称性特点,即由行波的起点到振幅最高点的增长过程比较缓慢,包迹是斜坡上升的;而由最高点到行波匿迹的振幅减低过程比较急骤,包迹陡峭下降,即行波的递增与递减过程不对称。由于耳蜗底膜按行波方式运动,就使得毛细胞与听神经纤维随行波过程产生相应的兴奋。
毛的剪式运动
前文已经叙及,毛细胞的毛穿过网状膜并嵌入盖膜之中,对于外毛细胞的最长静纤毛,具有这种结构的证据是充分的;但是对于内毛细胞能静纤毛,毛端是否插入盖膜则众说纷云。至少对于外毛细胞的长静纤毛来说,其两端是固定的。盖膜是个既有粘滞性(含胶状基质)又有一定弹性(含有许多斜行纤维)的结构。就总体来讲盖膜的粘滞睦较大,倾向于缓慢运动,对快速运动阻力较大。比较而言,底膜相对地富于弹性。因此在行波过程中,在时间上底膜与盖膜运动先后可能各有差别。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底膜在行波运动过程中,近蜗轴侧是在以骨螺旋板处的附着点为运动轴呈上下往复运动,这样使夹持于盖膜与网状膜之间的毛受到力的牵扯,发生机械变形,这就是毛的剪式运动。看来毛似乎较硬,甚至当剪式运动之力使他们摆动时,毛仍然挺拔笔直,即在土变形时并不弯曲。胚胎时动纤毛退化后的残留结构——基础小体——很可能是耳蜗的机械——电换能装置中最敏感的部位,换能装置的结构推测是分子水平的。大家知道,机械能与电能的转化是个可逆过程,胚胎时魂纤毛的运动基于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过程,因此这一部位有可能发生反方向的能量转化,即基础小体可能是机械——电换能装置的关键部位。
支持行波学说的其他实验证据
(1)耳蜗微电音电位的“行波”构型:用电生理学方法从耳蜗各回或沿耳蜗隔部的多个位置记录CM电位,发现这个电位的分布呈“行波”构型,与G.Von.Bekesy所述的行波类似。例如在耳蜗底回可以记录出对高频、中频与低频声刺激所诱发的CM;然而在耳蜗顶回,对低频声刺激所产生的CM振幅最高,增加声刺激频率可使此处的CM振幅逐渐减低,但并不使底回的0M减低。这些结果有力地支持了行波理论,
(2)皮肤传播机械振动的行波性质:G.Von.Bekesy把机械振动器放在人体前臂皮肤表面,根据感觉确定振动传播的距离。结果是频率低音传播距离远,频率高者传播距离近。
(3)采用Mossbauer技术测试底膜的振动模式:近年来Rhode把Mossbauer技术引入到听觉生理学的研究工作中。这是一种用来测量微小运动的新技术,能够测出由70-100分贝(SPL)声刺激引起的底膜运动,要比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分辨底膜运动所用的声音低40-60分贝。方法是将重仅约0.1微克的极小放射源置于底膜上,附近置一接收裂变射线的装置并连通至,一射线计数器。记数率的变化反映着放射源的运动速度,振幅及相位。依据结果绘出底膜机械性调谐曲线。当把放射源向蜗底端移动时,可使调谐曲线的波峰移向高频侧,这符合行波学说的观点。用此种技术测出底膜行波运动的振幅实际上很低,当声刺激为60-70分贝(SPL)时,底膜振幅仅为10-15埃。经过推算得知,在听阈时底膜的振幅有只1.0~1.5×10埃,属亚原子数量级的振幅i耳蜗螺旋器能检测出如此微小运动曲机理看表在分壬水平。
(4)用激光技术观察底膜运动:在1972年报导了用激光观察底膜运动模式的研究工作。把激光束投射至豚鼠振动着的底膜上,记录反射出的激光束,根据映象可以计算出底膜的振动幅度,并证实了底膜的振动模式是行波运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2:24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