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拼音:xíng bǎilǐ zhě bàn jiǔshí)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刘向《
战国策·秦策五》。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编《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个成语即引自于此。
成语故事
相传,秦王
嬴政依靠秦国几代积累的强大实力和天然的有利地形,加之实行了“
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几年下来,六国有的被破灭,没有灭亡的也被大大削弱。眼看着统一中国的大局已定,此时,秦王嬴政逐渐懈怠下来,把政事交给相国处理,自己却在宫中寻欢作乐,享受起来。
一天,有一个年近九十岁的老人,从百里远处赶到京城,让侍卫通报一定要进宫面见秦王。嬴政觉得蹊跷,便亲自接见了老人。
进宫后,嬴政问道:“老人家,你这么大年龄,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路上一定很辛苦吧!”
老人回答说:“是啊!我从家乡出发,赶了十天,走了九十里的路程;又赶了十天,才走完了最后的十里路,好不容易赶到京城。”
嬴政听后笑道:“老人家,你算错了吧?起先十天就走了九十里路,后来的路怎么能走了十天呢?”
老人回答说:“走头十天时,我一心赶路,精力充沛。但走了九十里以后,一方面实在觉得很累,另一方面也觉得没有多少路了,所以就放松下来,那剩下的十里路,似乎越走越长,每走—步都要花出许多力气,一直走了十天,才到了咸阳。这样一算,前面的九十里路,只能算是路程的一半。”
嬴政点点头,又问:“老人家赶了那么远的路,如此辛苦地来见我,一定有什么重要的话想对我说吧?”
老人回答说:“我就是想把这走路的道理禀告大王。如今,我们秦国统一的大业眼看就要完成,但我觉得这就像我要走一百里路而已经走了九十里一样,我希望大王把以往的成功看作是事业的一半,还有一半需要更大的努力去完成。如果现在放松下来,那以后的一半路就会特别难走,甚至会半途而废,走不到终点!”
嬴政听后很受震动,谢过老人忠告,从此再也不敢松懈,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统一六国的大业上去,最终完成了一统中国的大业。
成语寓意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说步行一百里路,走过九十里,只能算是走了一半。因为步行越接近目的地,走起来越困难。借指凡事到了接近成功,往往是最吃力、最艰难的时段。劝人做事贵在坚持,有始容易,有终实难。
“行百里者半九十”,是对成功者的指点与劝勉,同时也是对失败者的感慨与叹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他有着坚强的意志作后盾,对自己所进行的事业,能百折不挠,愈战愈勇,能在起始时有明确的目标,更能在最后阶段有彻底胜利的信心与实力。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对事业往往就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是怀着侥幸与盲目的意念去行动,起始时既没有夺取胜利的信心,后阶段更没有顽强拼搏的坚定意志,可以说是从始到终,心中没数。宋代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行百里者半九十”,这“九十里”之后的“十里”,关键就在于这“非有志者不能至”上。
“行百里者半九十”,提醒人们时刻牢记目标尚未达成,绝不可放慢脚步,也不能低估困难;相反,越是接近成功,就越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实,要克服这个问题也不难,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志存高远。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雄心壮志,把追求的目标转变为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目标变为现实。其次,要坚持不懈,善始善终。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有一个好的开头并不难,能善始善终,坚持到底却不易,正所谓“脚踏实地海让路,持之以恒山可移”。最后,就是要充满自信、渴望成功。面对目标,有信心未必会赢,但没信心一定会输。信心是取得胜利的心理基础,内心深处对于成功的渴望是不断趋向胜利的动力,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绝不轻言放弃。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事情越临近成功,做起来越困难。该成语在句中多作分句,也作定语。常用来劝勉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多用于正式、庄重场合。
运用示例
宋·黄庭坚《赠元发弟》:“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汽济濡其尾。”
清·侯方域《答张天如书》:“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西铭必有以处此。”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语曰:‘行百里者半九十。’井掘九仞,犹为弃井;山亏一篑,遂无成功。”
成语辨析
行百里者半九十—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弃
这些成语都含有“以前的努力全白费,最后失败了”的意思。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强调的是尽管做事接近成功,也不可懈怠,应该坚持到底之意;“功亏一篑”含有“失败的原因在于只差最后一点努力”的意思;“前功尽弃”中的“功”可理解为“功劳、功绩或努力”;“功亏一篑”和“功败垂成”的“功”没有“成功”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