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简称衡复风貌区,占地4.3平方公里,是
上海首批以立法形式认定和保护的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上海中心城区内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最多、历史风貌格局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1849年4月,上海道台麟桂与法国政府驻上海首任领事敏体尼议定法租界界址,面积为986亩。1860—1914年,又3次扩界至15 150亩。第二次扩界以后形成的法租界中区和西区,即现今衡复风貌区的主体。
法租界成立之初便开始全面推进道路、市政设施建设,并为法侨和各国官员、富商建设高级花园洋房。1914年第三次扩界形成西区时,正逢上海向国际大都市衍变。公董局长期致力于推进高级住宅、配套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使法租界逐渐成为整个旧上海对中外富人最有吸引力的生活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量普通市民在政府安排下迁入此地生活。这段时期的衡复风貌区,空间环境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局部甚至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1999年出台《上海市中心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与街区)》,首次提出“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的概念。2003年1月,上海市政府批准在上海市中心城划定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衡复风貌区是其中规模最大、历史建筑和空间类型最丰富、风貌特色最为鲜明的风貌区。2004年,《上海市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获正式批准。此后公布的第四、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以及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道路(街巷),将衡复风貌区的具体保护对象按照不同的保护要求进行了全方位认定。
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修建于1928年,原为“中国美生总会”用房,后作为徐汇区政协礼堂沿用数十载。2019年11月,老洋房经整体修缮后,以“衡复艺术中心”的新身份向公众开放。
武康大楼已成为近年上海最热打卡地标。屹立在武康路、兴国路、淮海路、天平路、余庆路口五街交汇处,外形犹如一艘巨型航船,武康大楼于1924年建成,分别于2009年和2019年完成了两次保护性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