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戏(衡州花鼓戏),湖南省
衡阳市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衡阳花鼓戏是在湘南一带民间小曲与歌曲艺术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衡阳当地灯会、采茶、傩舞等逐渐发展而来的民间戏曲剧种之一。其源于一种叫“车马灯”(由一丑一旦表演)的民间歌舞,后来将故事情节和说白穿插于表演过程,并用呐子伴奏,形成“二小戏”。后来又产生了小生角色,发展为以“三小”见长的衡阳花鼓戏。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三小戏”的角色向多重角色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多角戏”——衡阳花鼓戏。
清代末期,衡阳花鼓戏一度活跃,衡阳的各县市成立了许多戏班子,因为这种戏班子活动范围广、时间长,被人称为“四季班”。衡阳花鼓戏的早期班社多为业余性质,一般一个班子8~10人。演员与乐队没有严格分工,基本上农忙务农,农闲从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艺人们的社会地位卑微。
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社会动乱,衡阳花鼓戏日渐衰落,班社所剩无几。
20世纪40年代,日军侵入衡阳,衡阳花鼓戏戏班子几乎解散殆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衡阳花鼓戏获得了新生。衡阳、衡山、耒阳、衡东、衡南、永兴、安仁、资兴、桂东、郴县等先后组建了衡阳花鼓戏专业剧团,开始有规模地培养和输送花鼓戏艺术人才。他们创作、改编了一大批剧目,并对其音乐声腔、舞台、美术等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衡阳花鼓戏焕发出新的风采。
在形成的过程中,衡阳花鼓戏受到衡阳湘剧、木偶戏、皮影戏等其他戏剧剧种的影响,在声腔、演出剧目上也多有借鉴。宗教活动对衡阳花鼓戏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衡阳境内的南岳衡山是宗教圣地,古刹庙宇甚多,香火繁盛。每年7—9月间,民间的酬神活动频繁。酬神时必请师公设立法堂,这种法堂多是师公与花鼓戏艺人的合作,有的则是一套人马。这种合作对衡阳花鼓戏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例如,其“调腔”便是由“师公腔”衍变而来。
在旧时,衡阳花鼓戏也常遭查禁,艺人们只得躲进大戏班中到各地演出,以至形成了与其他剧种同台演出的状况,人称“调戏班子”。这种演出活动有利于衡阳花鼓戏在剧目、声腔以及表演程式方面的发展。
文化特征
唱腔特点
衡州花鼓戏唱腔要求声音清脆、明亮,声音位置靠前。同时,要求演唱达到说的意境,依字行腔,不是为唱而唱,而是以唱来美化语言,强化唱词的语气,抒发人物的情感。
衡州花鼓戏唱腔早期有一个特点就是男女不分腔。衡州花鼓戏的演唱,要根据角色特点及唱腔音乐对演唱方法与技巧进行调节,要在自然状态的嗓音基础上,进行专业、系统的发声技巧的训练,同时又不失掉其本身的韵味。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传统的地方戏剧,衡州花鼓戏讲究把语气、旋律、唱词很自然地融为一体,来讲述生活中的故事,描绘人民生活的情景。不提倡歌唱式的炫技或某个角色的卖嗓、耍腔。
衡州花鼓戏唱腔的气口有:大换气、小换气、断气、急吸气、缓吸气、偷气等。根据不同的唱腔形式、腔源、曲调结构特点以及表现特性,衡州花鼓戏的唱腔形式可分为锣鼓牌子、川调、小调三类,并包含少数杂腔,音调高亢粗狂,富有热情。
唱词特点
衡阳花鼓戏早期大戏剧目的脚本大多为演员即兴创作,没有固定唱词。小戏只有小调唱词是固定的。因大戏只有故事梗概而被艺人习称“乔路”。每次演出之前,都要先由有声望的老艺人讲“乔”,即讲述故事梗概、分配角色。然后由艺人到台上即兴表演。因此,同一出戏,因演员而异,可塑性很大,艺人把这种情况叫作“江湖十八根路,路路相通”。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历代艺人主要运用口头创作方式,互相取长补短,才逐步使剧本趋于定型。
衡阳花鼓戏的剧本通俗易懂,杂用土语乡音,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但由于杂用土语乡音,舞台语言也具有各流行地域的方音,如衡山一带使用衡山官话,资兴、安仁、永兴一带接近郴州官话。
衡州花鼓戏是湖南花鼓戏中一支重要的分支流派,它的唱词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戏曲语言的共同特点,衡州花鼓戏采用衡阳官话方言作为舞台语言进行表演。其演唱除了讲究字正腔圆的审美原则外,还讲究以字行腔的演唱准则。
衡州花鼓戏的唱词通俗易懂,语句简短精练,讲究节奏明快,韵律的要求十分严格,唱词句式一般以“三、三、四”的十字句为主,较常见的句式还有五字句、七字句等。衡州花鼓戏的唱词除了讲究句式工整、押韵外,还多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用语和衬词,既充满生活气息,又富有艺术韵味。
衡州花鼓戏中常用的衬词有:哇,哎,哪,哟嚯,约喂,呀,喂,咧等,这些衬词几乎没有实际的含义,且与正词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将这些衬词用于唱词中,却能使戏曲更有韵味,为戏曲增色。
音乐特色
衡州花鼓戏音乐以“呐子牌堂”(用呐子、锣鼓伴奏的曲调的总称)为主。曲调分川子调、呐子牌子、丝弦小调三大类。最初的形式是呐子牌子,它直接源于灯调。洞腔即来自师公腔,另如淮南腔、四门腔等也都是未经改编的巫歌。此外,衡州花鼓戏音乐受佛教、道教音乐影响也较大。南岳烧拜香的调子和山歌非常接近。香客也带来了各地的民歌小调,丰富了衡州花鼓戏的曲调。
衡州花鼓戏音乐粗犷、高亢,山野味道浓。旋律进行中多六度至八度的大跳进,使用音域广,演唱时,常以假嗓唱髙音部分,艺人称为“阳带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文艺工作者与艺人合作,对曲调、器乐和乐队编制进行了改革。音乐工作者将长沙花鼓西湖调发展成花脸的专用曲调,用起板、散板、垛板、慢板、三流、回龙等多种板式变化取代了原来借用衡阳湘剧的南北二路。同时增加了琵琶、扬琴、月琴、三弦、低胡、大提琴、木管等中西乐器,使其既保持了剧种的音乐特色,又更为丰富、优美。
伴奏乐器
衡州花鼓戏的伴奏旧称场面。在戏曲中有“场面半台戏”的说法,可见伴奏的重要性。衡州花鼓戏的伴奏,分文场和武场。文场以管弦乐伴奏,早期仅有竹筒子和唢呐两种乐器,后来逐渐增加了二胡、琵琶、扬琴、笛子、笙等,条件好的剧团还用上了大提琴、小提琴、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小号等,甚至部分电声乐器,但主奏器仍为竹筒子和唢呐。武场以打击乐伴奏为主。主奏乐器有锣鼓、钹、扎鼓、课子等。早期锣鼓点子只有从灯调,以及从地花鼓等民间艺术形式中吸收而来的长槌、溜子、挑五植等,其他锣鼓点子和组合程式大都从衡阳湘剧中移植而来。武场伴奏能起到帮助演员明确节奏,渲染舞台气氛的作用。有了武场的伴奏,衡州花鼓戏的表演更具感染力。
角色行当
衡州花鼓戏行当的划分,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老生、老旦、花脸无专行演员。早期的花鼓戏艺人,“三小”分工不明了,大多能满台转,缺什么角就顶什么。直至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有较明确的行当划分。在“三小”行当中,以丑为首,表演技术要求较高,要有手、眼、身、步、鼻、须、扇子、手巾等各种基本功,会讲各种官话乡谈,还要掌握一些民间武术。旦行则以表现农村妇女为主,如《对子调》《过江》《打钱鞭》《抖碓》《磨豆腐》等剧。同时讲究幽默、风趣、夸张,如《山伯访友》中,插入书童四九从梁山伯手中取碗偷酒喝的细节,《满姑吵嫁》中李玉连与满姑一见钟情,两人相对的视线能被书童从中牵动使其身体随之摇晃。
代表剧目
衡州花鼓戏早期剧目多为“二小戏”,题材主要来源于农村。有表现农村劳动生活的,如《采莲》《抖碓》《蔡坤山犁田》《盗菜》《摸泥鳅》《扯笋》《种油麻》《双赶集》等;也有反映农村手工业者、小商贩、教师生活的,如《补瓷缸》《龚瞎子缝衣》《磨豆腐》《打皮掌》《卖杂货》《讨学钱》《打钱鞭》等。这一阶段剧目虽然情节较简单,但思想倾向积极健康,生活气息与地方色彩较浓。
衡州花鼓戏中、晚期剧目多为“三小戏”,题材比早期丰富。有取材于农村生活的,如《蓝继子打砖》《张二嫂回娘家》《满姑娘吵嫁》等;也有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如《朱买臣卖柴》《孟姜女哭长城》《赶子牧羊》等;还有取材于神话故事的,如《下凡》《铁板桥戏牡丹》《刘海砍樵》等;又有与傩坛活动密切相关的,如《大盘洞》等。中、晚期剧目中,还有一部分是从地方大戏移植、借鉴而来的。其中有的原封不动地照搬,如《华山救母》《玉堂春》等;有的是通过“搭桥”,逐步创作的,如《杨春龙》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如《采莲》《抖碓》《打铁》《打鞭进城》《朱买臣卖柴》《大盘洞》等;同时还创作了一批现代戏,如《婆媳比武》《补锅》《春山坳》《重相遇》《两锅汤》等,并上演了大量移植、改编其他剧种的剧目。有的剧本已出版发行。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衡州花鼓戏在湘南地区广大民众的传统文化生活中占有较高的地位,保护好衡州花鼓戏,有利于推动和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弘扬,同时,对丰富和完善地方戏剧史、地方民间艺术史都产生一定的作用。
传承状况
在衡州花鼓戏的演职人员中,中老年演员占了较高比例,青年演员较少,加上大部分青年人偏向其它娱乐方式,衡州花鼓戏出现了表演人员青黄不接的情况。由于受到外来文化、各种新型休闲娱乐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衡州花鼓戏的观众不断减少。
传承人物
杨小兰,女,汉族,1961年5月出生,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花鼓戏(衡州花鼓戏),湖南省衡阳市申报。
廖寒梅,女,汉族,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花鼓戏(衡州花鼓戏),湖南省衡阳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衡阳衡州花鼓戏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获得“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项目保护单位衡阳衡州花鼓戏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8年11月,衡州花鼓戏《真情花开》在第二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中进行了表演。
2020年6月,衡州花鼓戏《打铁》在衡阳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中进行了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