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焕儒风雨六十年》是
赵晏彪所写的报告文学,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书中主人公衡焕儒工作的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是一个满、回、汉三族居住的民族镇,他为改变自己家乡的贫困面貌,大胆改革乡镇的经济模式,为西红门镇的城市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他以其真诚与领导艺术,使这个少数民族镇的各族百姓和谐共处。
《衡焕儒风雨六十年》的主人公衡焕儒和西红门村,是与共和国同龄的一位乡镇干部,工作的北京大兴区西红门镇是一个满、回、汉三族居住的民族镇,身为少数民族干部的衡焕儒,设身处地地为少数民族着想,处理民族问题得当,在充分尊重回族同胞的同时,以其真诚与领导艺术,使这个少数民族镇的百姓和谐共处,满、回、汉三族百姓共生共乐,党的民族政策在西红门得到了最好的体现。衡焕儒为改变自己家乡的贫困面貌,大胆改革乡镇的经济模式,为西红门镇的城市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晏彪的报告文学和散文创作,在少数民族作家中有着突出的成就。他的新作长篇报告文学《衡焕儒风雨六十年》的主人公衡焕儒和西红门村,应该说在北京是鼎鼎大名的先进人物和村镇。我过去从未见过衡先生,但是他带领西红门崛起腾飞的业绩是闻名已久了。看完了这本书,使我看到了赵晏彪面对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的一份感动,这种感动与作家推动社会进步使命感的融合,成为了这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诞生的动力。看了这本书,也使我由过去的一知半解,走入了衡焕儒的坎坷人生和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和人生的启迪。
首先,这是一部充满了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作品,却不是一本逢迎时尚之作。作家写衡焕儒,由感动而生,为感动而写。晏彪是一个民族情怀格外炽烈的作家,多年来他执著地寻觅本民族在新的时代里书写新篇章的代表性人物,要为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献上一位满族作家的自豪。正像本书的开篇所写到的,他在寻根祭祖的路上,在拉林华藏寺,从释果杰住持口中知道了衡焕儒,由此结识了他,进而进入了这个坚定不移的改革者、新农村建设的践行者的内心世界。由此衡焕儒成为了赵晏彪笔下的“当代改革杰出人物传”的第一人。古人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那说的是爱情。我却以为用之于作家和题材、和传主的情感融合,也是恰如其分的。正因为这本书的写作,产生于晏彪的历史主动性与衡焕儒自身魅力的融合,才为这部书诞生奠定了浓厚的情感基础,这是本书得以成功的奥妙所在。
其次,这不是一本花里胡哨、谀词满篇的“歌德”之作,而是一部朴素平实、带领我们领略深刻人生的作品。当下文场,领了人家的钱,替人家歌功颂德的作品并不罕见。但正如前所说,晏彪这本书,来自作家的真情流淌,来自作家对传主的由衷钦佩。因此,它素朴平实,着力挖掘衡焕儒思想境界的升华过程,挖掘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至个人遭际对一个普通党员的巨大影响。这使我们读后感到,衡焕儒并不是天外来客,他是诞生于改革开放的潮流中、诞生于新时期的共产党员队伍中、诞生于普通百姓之中的既平凡又伟大的人物。书中感人至深的情节和细节比比皆是,然而在作家笔下,却显得从容淡定,不温不火。比如衡焕儒和父亲母亲之间关于那五元钱的故事,父亲如何拿出五元钱,让儿子交给姥姥,姥姥如何谢绝,交给自己的女儿。而母亲又如何拿出那五元钱,叮嘱儿子去买点礼物,感谢医生。最后儿子花了一元七角买了一个点心匣子,最后儿子怎样从母亲遗物中发现了剩下的三元三角钱!这五元钱既让我们辛酸,又感到温暖,既让我们看到了贫困之家的相濡以沫,又让我们看到了融入了一个民族血液之中的情感方式与处世原则。又比如衡焕儒如何处理父亲退休后哪个孩子去“接班”的问题,如何处理和汽车修理厂聘请的退休师傅的关系,如何处理满、汉、回族的关系,使一个多民族的村团结和谐,几乎每一件,都能见识到衡焕儒同志的境界,见识到他的胸怀、个性。其艺术感染力,比之空泛的赞美与讴歌,更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第三,这不是一本浅尝辄止之作。作家具有自觉的民族文化意识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在追溯传主的文化渊源和情感基础时,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思考,因此也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文化熏染。比如关于满族人爱“讲面子”和“讲礼儿”,过去影响了我们的,多中带有误解和歧视的偏见。我记得自己就在清末小说以及民国时期的相声中看到对满族人“讲面子”的讽刺。应该承认,在读到这本书之前,我还是受着那些偏见的影响。晏彪在书中对此做出了自己的阐释,他说:满族人特别“讲礼儿”。时刻把“体面”放在第一位,这种“穷讲究”在他们的观念里,是人生在世的一种原则、一种享受。这里包含了两种意思,一种是有回报、报恩的意思,即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另一种是我并不穷、能回报得起的意思,即你不能瞧不起我。旗人出身的焕儒母亲也不例外……这种处世原则和维护自身尊严的严谨,难道不是很可贵的吗?类似这样的对满族文化的介绍、阐释,在本书中比比皆是。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晏彪弘扬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