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焊是指为修补工件(包括锻件、机械加工件、铸件等)缺陷而进行的焊接。为保证焊接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以及获得优良的焊缝,在产品制造中通常采用连续的操作。
简述
当保护不良表面颜色超过规定时,虽然重熔可使焊缝变成银白色,焊缝成形也好,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此时氧、氮不仅不会减少,还会由于表面富氧、氮层熔入焊缝内部,使焊缝氧氮含量增加,韧、塑性显著降低。此时应将保护不良的这层焊缝加工掉,重新焊接。近缝区的氧化、氮化层也应用砂纸等清理干净。
钨夹杂、裂纹和超过标准规定的气孔应按照X射线检验所确定的位置来除掉,经检查无缺陷后再进行补焊。补焊处仍需探伤检查。
未焊透如果能从焊缝背面进行补焊,最好在背面进行。例如球形容器可用加工成特殊的钨极伸向球内背面焊缝处进行补焊,补焊次数一般不超过两次。
特点
补焊的优点为:
(1)能修复各种原因引起损坏的零件,如磨损、破损、断裂、裂纹、凹坑等;
(2)机械零件中常用金属材料的大部分都可以用焊接方法修复;
(3)修复质量较高,有的零件修后更为耐用;
(4)生产率高,且成本较低;
(5)一般的焊修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且便于野外抢修。
补焊的缺点为:
(1)焊接变形和应力。补焊时对工件进行局部的、不均匀的加热是产生焊接变形和应力的原因。变形量超过允许值时需矫正,这不但费时,有时甚至因矫正无效而报废。为了防止和减少变形,常常需要采用一些专门的措施,例如利用反变形法(即焊接前,预先使
焊件产生相反方向的变形,以抵消焊接后带来的变形)控制变形、利用装配和焊接顺序来控制变形法等。
(2)焊接裂纹。裂纹是焊接缺陷中最危险的一种。铸铁和
淬火钢零件补焊时都容易产生裂纹,是焊修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之一。
(3)气孔。气孔是焊接熔池中的气体来不及溢出而留在焊缝中造成的孔洞,对焊缝强度和密封性都有影响。气孔的形状、大小、数量与母材的
钢种、焊条性质、补焊技术等均有关系。送修的零件中都有油、锈等污物,焊前若清除不尽就容易引起气孔。
(4)补焊接头的强度。对一般钢制的零件,此问题不大。但对已经热处理强化过的材料,补焊时由于焊缝两侧母材受热影响后要发生组织和相应的性能变化,接头与母材等强度的要求就不容易达到。对小尺寸的零件,可用补焊后的整体热处理来解决。大尺寸构件不可能进行整体热处理,此时需要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而增加了补焊的难度。
操作要点
①对需要补焊的工件,应当分析原因,提出补焊工艺。注意补焊后焊缝性能和质量要求应与原焊缝或基体基本相同,补焊时应严格按制定的焊接工艺操作。
②补焊前应将缺陷清除干净,应用表面探伤方法予以确认。
③均匀开宽待补焊部位,表面平整便于施焊操作的坡口或凹槽,不允许有尖缺口,且两端有一定的圆弧坡度。
④对裂缝进行补焊时,先要在裂缝两端钻止裂孔。止裂孔距裂缝端部10~15mm,孔径为φ5~φ10mm。止裂孔深度应略超过裂缝深度。
⑤如需焊前预热,预热温度应较工件原焊接预热温度提高50℃。
⑥要求热处理的工件,如果在热处理后进行补焊,应在补焊后重新进行热处理。
⑦应对补焊后的工件及焊缝采用与工件及焊缝相同的方法进行检查和试验。
⑧同一部位补焊次数一般不宜超过2次。
应用
补焊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补焊各种已失效的零件,如因破损、折断、裂纹等缺陷而不能继续使用的零件;
(2)用补焊法挽救有缺陷的毛坯件,如铸件中灼缩孔、夹砂、锻件中的夹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