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绣裳
汉语成语
衮衣绣裳,汉语成语,拼音是gǔn yī xiù cháng,意思是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形容衣着华丽奢华。借指显宦。出自《毛诗正义》。
成语出处
《诗经》〈国风·豳风·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汉·毛亨传:「所以见周公也。衮衣,卷龙也。汉·郑玄笺:「王迎周公,当以上公之服往见之。」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生活。
示例
画有卷龙的上衣和绣有花纹的下裳。古代帝王与上公的礼服。“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朱熹 集传:“之子,指周公 也。”相传周公东征胜利, 成王以上公冕服相迎。后遂用为典故。亦省称“ 衮绣 ”、“ 衮裳 ”。
曾巩 《与定州韩相公启》:“ 韩侯之鞗革金厄,暂殿方维; 周公之衮衣绣裳,伫还钧轴。”
方苞 《周公论》:“故破斧缺斨之后,衮衣绣裳驻大师於 徐 兖 之间。”
参考资料
衮衣绣裳.汉典.
典故.搜韵.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0 08:56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用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