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恕
琼瑶的母亲
袁行恕(1916年—1991年7月)女,江苏常州武进人,琼瑶的母亲。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1916年,袁行恕出生在江苏武进袁氏大家族,属于书香门第,是长房的三小姐。自小喜欢古典文学,自幼在北京读书。当年在北京两吉女中读书时,她是老师很赏识的学生。
流离奔波
1936年,20岁的袁行恕与27岁的陈致平结婚。结婚后,她没有放弃在北平艺专的学业。第一次怀孕后,只好休学,后来孩子流产,袁行恕又开始上学。七七事变爆发后,袁行恕夫妇二人离开北平去了四川。在四川时衣食无着,投奔五妹袁彬,在泸南中学教书。在四川期间为了筹钱,曾举办过个人画展。
1938年4月20日,袁行恕生下一对龙凤胎,取名陈喆和陈珏。1940年,袁行恕生下三子巧三。
1942年,袁行恕一家离开成都辗转贵州回祖籍湖南衡阳渣江。袁行恕在湖南衡山的南华中学教书,教授美术和国文。1943年,日军攻破长沙防线,进犯衡阳,袁行恕一家向广西逃难。在广西境内邻近东安城的一个小镇上,两个儿子走失。后在桂林找到了儿子。桂林失守后,袁行恕一家随搬迁机关搬到到融水。在黔东南途中,因是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不通,路途坎坷,饮食无着。临到剑河时,遭遇强盗抢劫。赶到剑河县城后,全得姓阮的县长关照,安排饮食住宿。征求他们的意见,安排陈致平和袁行恕担任了中、小学教师。此后,他们来到重庆。陈喆七岁时,袁行恕与孩子住在四川泸县泸南中学,在那里任国文教员。在她与丈夫在父母的管教下,陈喆已经认识不少字,并发现陈喆对文字对诗歌的理解力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1946年初冬,丈夫先行去了上海,在同济任教。不久,袁行恕带着两双儿女来到上海,全家得以团聚。
台湾生活
1949年夏天,袁行恕随家庭由大陆到台北,在“建国中学”当教师。
1988年,袁行恕夫妇搬离北投,迁入坐落于台北东区新居,因多病,儿女们请了护士、女佣照顾。不久,袁行恕得了“失智症”。
1991年7月,袁行恕逝世。
个人生活
家庭关系
情感生活
袁行恕与丈夫属于师生恋,为当时社会所不容,压力很大。但真正的压力,来自父亲,父亲坚决反对女儿跟陈致平恋爱,认为两家门不当户不对,不准两人再有往来。但袁行恕个性强,宁肯与家里断绝往来,也不愿割舍这段恋情。
子女教育
在子女的教育上,袁行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不仅注重培养子女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还鼓励他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爱情。
代表作品
1997年,第一期《文史天地》的封底刊登了袁行恕的两幅花鸟画。
人物评价
袁行恕通晓诗文,一生从事教育事业,默默无闻。(郭谦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2 10:0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