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目
后兽亚纲下的一目
袋鼠目(双门齿目)Diprotodontia有10科,分布于大洋洲。上颌门齿每侧有1~3枚,下颌每侧有1枚,犬齿形小或退化,臼齿具钝的疣状突,适于研磨草料。后肢的第二趾与第三趾愈合,称并趾。营陆栖或树栖生活,大多是大型食草的类型。包括树袋熊科Phaseolarctidae、袋貂科Phalangeridae、鼠袋鼠科Potoroidae、袋鼠科Macropodidae、侏袋貂科Burramyidae、环尾袋貂科Pseudocheiridae、袋鼯科Petauridae、长吻袋貂科Tarsipedidae和树顶袋貂科Acrobatidae。
特征
上颌门齿每侧有1~3枚,下颌每侧有1枚,犬齿形小或退化,臼齿具钝的疣状突,适于研磨草料。后肢的第二趾与第三趾愈合,称并趾。营陆栖或树栖生活,大多是大型食草的类型。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大洋洲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东部及其邻近岛屿。
下属分类
已知的大致分为10科:
树袋熊科,仅1属1种
仅1属1种,即树袋熊(考拉、无尾熊)Phascolarctos cinereus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和东南部森林中。雄性比雌性大50%,体长约70~80厘米,体重6.5~12.5千克。
袋熊科,2属3种
有2属3种,包括昆士兰毛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i、南澳毛吻袋熊Lasiorhinus latifrons和塔斯马尼亚袋熊Vombatus ursinus。体格粗壮,尾极短,外表似小型的熊类,而习性更接近啮齿类。食草,善于挖掘,在地下挖复杂的深洞居住。昆士兰毛吻袋熊已濒临灭绝。
鼠袋鼠科,4属10种
有4属10种。多数后足4趾,双足跳跃,尾用于平衡,有微弱的缠绕性,可以用于抓取筑巢的材料。包括赤褐袋鼠属Aepyprymnus、草原袋鼠属Bettongia、荒漠袋鼠属Caloprymnus、长鼻袋鼠属Potorous。
袋鼠科,11属63种
有11属63种。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新几内亚及其邻近岛屿。包括树袋鼠属Dendrolagus、林袋鼠属Dorcopsis、小林袋鼠属Dorcopsulus、兔袋鼠属Lagorchestes、纹兔袋鼠属Lagostrophus、大袋鼠属Macropus、甲尾袋鼠属Onychogalea、岩袋鼠属Petrogale、丛林袋鼠属Thylogale、沙袋鼠属Wallabia、短尾袋鼠属Setonix。身体大小差异很大,体长23.5~160厘米;头小,尾长而被毛。
袋貂科,6属18种
有6属18种。分布于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东部岛屿及苏拉威西岛。包括袋猫属Ailurops(1种)、袋貂属Phalanger(9种)、斑卷尾袋貂属Spilocuscus(2种)、条纹袋貂属Strigocuscus(2种)、帚尾袋貂属Trichosurus(3种)、鳞尾袋貂属Wyulda(1种)。树栖,多数尾可卷曲。植食性为主。帚尾袋貂Trichosurus vulpecula是澳大利亚沿海地区最常见的哺乳动物之一,适应力比较强,被引入新西兰,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成为当地生态入侵物种。
侏袋貂科,2属5种
有2属5种。包括山袋貂Burramys parvus、长尾侏袋貂Cercartetus caudatus、西南侏袋貂Cercartetus concinnus、美丽侏袋貂Cercartetus lepidus、侏袋貂Cercartetus nanus。体长7~10厘米,尾长和体长相近。以花蜜、果实为食。
环尾袋貂科,5属14种
有5属14种。有5属14种。包括粗尾袋貂属Hemibelideus(1种)、大袋鼯属Petauroides(1种)、岩环尾袋貂属Hemibelideus(1种)、环尾袋貂属Hemibelideus(7种)、Pseudochirops属(4种)。大袋鼯Petauroides volans仅食桉树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滑翔哺乳动物。
袋鼯科,3属14种
3属14种。包括缟袋貂属Dactylopsila(3种)、林氏袋鼯属Gymnobelideus(1种)、袋鼯属Petaurus(5种)。袋鼯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及其周围岛屿的森林地带,体型中等,体重0.1~2.0千克不等,从前肢腕关节到后肢踝关节之间连皮膜,可滑行;尾长而多毛,具抓握功能。牙齿共40枚,下门齿长而尖锐,属双门齿型,臼齿属丘齿型。善攀爬,夜行性,以树叶或昆虫为食。育儿袋发达,母兽通常每次只声1仔,初生儿约在育儿袋中生活4个月。有些种类娇小可爱,如蜜袋鼯Petaurus breviceps,常作为宠物饲养。林氏袋鼯Gymnobelideus leadbeateri一度认为已灭绝,但1961年又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重新发现。
长吻袋貂科,1属1种
仅1属1种,即长吻袋貂Tarsipes rostratus。分布于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体型很小,体长7~8厘米,体重15~20克,尾长8~10厘米,并具缠绕性。鼻吻狭长,齿骨特别纤长,颊齿退化,仅上犬齿和两枚中间的下门齿有发育良好。舌长,端部有细刺,用其伸进花朵,取食花蜜、花粉和小型昆虫。
树袋貂科,2属2种
仅2属2种,包括树顶袋貂Acrobates pygmaeus和羽尾袋貂Distoechurus pennatus。四肢之间有皮膜,可滑行。
麝袋鼠科,一属一种。麝袋鼠Hypsiprymnodon moschatus是体型最小、最原始的袋鼠,也是唯一后足有5趾的袋鼠,体长20~34厘米,尾长6~12厘米,裸露有鳞,四足跳跃行进。
相关物种
树袋熊
雄性比雌性大50%,体长约70~80厘米,体重6.5~12.5千克,是最大的树栖食叶芽有袋动物,只有在两树之间进行转移时才会下到地面。指对握,善攀爬,不筑巢,可在树间跳跃,且富于攻击性。食性极为特化,只取食个别种类桉树树叶、嫩枝、花或树皮,且肝脏可解桉树毒。由于食物营养质量很差,所以一天中多达20小时几乎不活动或缓慢移动。除生病和干旱外,几乎不喝水,水源90%来自树叶汁。体态憨厚可爱,是世界著名观赏动物。
大袋鼠
身体大小差异很大,体长23.5~160厘米;头小,尾长而被毛,基部变粗;后肢比前肢显著强大,前肢具5趾,后肢缺第1趾,第2、3趾小,并由皮层连接在一起,第4趾最长,第5趾次之;雌兽都有很发达的袋囊,内有4个乳头,但通常只有2个有机能。除树袋鼠可树栖外,都适应跳跃生活、草食性。具有类似反刍的消化方式,能占据对其他大型哺乳动物不利的区域。雌兽在袋囊中有了幼仔后,仍可交配受孕,但受精卵发育到100个细胞就停止发育;如袋囊中幼仔死亡,胚胎则继续发育,几周后第2个幼仔又可降生。
蜜袋鼯
体型中等,重0.1~2.0kg,从前肢腕关节到后肢踝关节之间连皮膜,可滑行;尾长而多毛,具抓握功能。牙齿共40枚,下门齿长而尖锐,属双门齿型,臼齿属丘齿型。善攀爬,夜行性,以树叶或昆虫为食。育儿袋发达,母兽通常每次只生1仔,初生儿约在育儿袋中生活4个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8 03:16
目录
概述
特征
分布范围
下属分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