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志愿
被迫去从事志愿活动
“被志愿”是被迫去从事志愿活动,情面形势逼迫或者单位强制性,伴随公益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志愿者”一词在社会中的普及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从社会调查的分析结果来看,“被志愿”可以从两方面定义:个人或福利机构因频繁接受志愿者的公益服务而感到负担过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个人或者社会团体因各种原因,抱着消极的心态参与或组织一些形式意义上的公益活动。
评价
志愿者(英文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62.74%的网友曾经在单位、学校或是其他情况的压力下“被志愿”.超过八成的网友都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志愿者”,而做过志愿者的网友则占了52.92%;在参与调查的2922名网友中,有256名表示,曾经当过志愿者但对“志愿者”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
面临被志愿,53.29%的网友选择了忍气吞声,默默接受,毕竟还要工作学习下去;仅不足两成网友选择了“反抗--绝对不接受这样的行为”;另外近三成的网友表示,看情况决定。
39.81%的网友认为,无论是学校还是单位,在号召大家做志愿者的时候,要明细准确地传达志愿精神,而不是以权力压人。
39.22%的网友表示“被志愿”事件的发生,让我对志愿者的概念有了动摇,现在的志愿者已经不那么纯粹,不太想当志愿者了。
15.75%的网友认为,做一名志愿者本是好事,既能够帮助他人,也能实现自我成长。一旦“被志愿”,志愿服务的质量估计也会下降。仅有5.24%的网友表示,“被志愿”事件的发生,不会影响我愿意做一名志愿者的态度,有合适的机会还会做志愿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30 18:07
目录
概述
评价
调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