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颏海蛇
海蛇科裂颏海蛇属动物
裂颏海蛇属于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海蛇科裂颏海蛇属,全长100cm---140cm,分布在红海,印度洋北部,西太平洋,澳洲北部。
动物简介
Enhydrinaschistosa
BEAKEDSEASNAKE
中文名:裂颏海蛇
分布:红海,印度洋北部,西太平洋,澳洲北部
全长:100cm---140cm
生殖方式:卵胎生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浅海礁岩地区的海生蛇类,有时也会出现在河口红树林等地区.主要捕食鱼类.背部以棕色为底,环绕深色半环带,不到达腹部.不过随着成长环带的颜色会逐渐变浅甚至消失.颏顶部具有刺状颏盾,是本种与其它海蛇最大的区别(其它海蛇类是长型鳞片),前沟牙蛇类,毒液含神经,肌肉毒素,毒性极强.一般认为与异澳蛇(Oxyuranusmicrolepidotus)不相上下(也有不少报告均指出本种毒液对人的毒性强于异澳蛇).虽然异澳蛇至今还未有致命的记录被证实,但本种却发生过多次咬伤致死的事件,由于其强烈的毒液,裂颏海蛇无疑是海洋中最危险的生物之一.东南亚沿海的不少渔民对其都有谈之色变的感觉.然而,和其它大部分的海蛇一样,本种并非很具攻击性的蛇类,几乎所有的咬伤事件都是人为引起的(如人为故意捕捉,渔民捕鱼时误入鱼网等等),还没有海蛇无故袭击游泳或潜水者的报道.
属类
Order目Squamata--有鳞目
Suborder亚目Serpentes--蛇亚目
Infraorder亚目Alethinophidia--真蛇下目
Family科Elapidae--蝙蝠蛇
Genus属Enhydrina--裂颏海蛇属
海蛇的相关介绍
海蛇科Hydrophiidae
海蛇科属于蛇亚目,包括所有生活于海水中的蛇,由古眼镜蛇进化而来,本科有16属、约50种。海蛇科的躯干后部略侧扁,尾部扁平如浆,善于游泳。头部偏小,体形不大,少有超过2米以上的,但化石表明,远古时期曾存在长达十几米的大海蛇。海蛇有从头延伸至尾的肺,但也可用皮肤呼吸。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启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可下潜数十米。海蛇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的丧失。海蛇的舌下有盐腺,具有排出随食物进入体内的过量盐分的机能。
分布
海蛇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中,大西洋至今未发现过海蛇。东太平洋有长吻海蛇分布,剑尾海蛇则大多分布于暗礁当中。中国有海蛇19种,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山东、辽宁等省的沿岸近海。常见的有青环海蛇、环纹海蛇、小头海蛇、海蝰、平颏海蛇和长吻海蛇等。
毒性
海蛇科与眼镜蛇科同属前沟牙类毒蛇。具有较短的前沟牙的毒蛇,目前发现的所有海蛇都有剧毒。海蛇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粘稠液体,与陆地蛇毒性质相似,但毒性远远强于一般陆地蛇毒,属于最强的动物毒。有的种类的毒性强度是响尾蛇的十倍以上,钩嘴海蛇毒液则是眼镜蛇毒液毒性的两倍,是氰化钠毒性的80倍。海蛇毒性为神经毒,目前尚无血清可以解毒。
世界上最毒的海蛇是贝尔彻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按照单位容量毒液毒性来讲,其毒性是眼镜王蛇的200倍。
下属分类
剑尾海蛇属(Aipysurus)
(Amydocephalus)
棘鳞海蛇属(Astrotia)
棘眦海蛇属(Acalyptophis)
裂颏海蛇属(Enhydrina)
(Ephalophis)
(Hydrelaps)
青环海蛇属(Hydrophis)
截吻海蛇属(Kerilia)
(Kolpophis)
平颏海蛇属(Lapemis)
海蝰属(Parahydrophis)
长吻海蛇属(Pelamis)
(Thalassophina)
(Thalassophis)
扁尾海蛇属(Laticauda)
天敌
海蛇的天敌是海鹰等肉食性海鸟以及有些鲨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0 08:54
目录
概述
动物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