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敝金尽(拼音:qiú bì jīn jì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
刘向《
战国策·秦策一》。
成语出处
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裘敝金尽”。
成语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苏秦的人,出身农家,胸怀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
苏秦去到秦国游说秦王,但是游说秦王的奏疏上呈了十次,都没有被采纳。黑貂皮衣都被穿破了,百斤黄金也都被花完了,原本的资财物品来源也没有了,他只能离开秦国返回家中。他腿上缠着绑腿布,脚上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担着行囊,面目憔悴,脸色黄黑,还带着些许愧色。
回到家中,妻子并没有放下织布机出来迎接,嫂子也不给他做饭,父母也不跟他说话。苏秦长叹一声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子,就连父母也不当我是儿子,这些都是我自己的罪过啊。”于是晚上他就开始找书,几十个书箱都打开了,终于找到太公《阴符》这部讲谋略权术的书,就埋头苦读起来,并挑选精要反复钻研。看书觉得困了就用铁锥刺自己的大腿,血都流到了脚跟。苏秦说:“哪里会有游说君王不能让他们拿出金玉锦绣相赠,并取得卿相这样的高官之位的呢?”一年之后,钻研有所心得,苏秦说道:“这下真的有把握说服当世的君王了。”
于是苏秦就取道燕乌集阙,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下游说赵王,二人谈得甚是投机。赵王听了大喜过望,当即封他为武安君,赐给他相印,并赏他兵车一百辆、锦绣一千匹,白璧一百双,黄金万镒,车载尾随其后,到各国去约定合纵,拆散连横,以此压制强秦。
苏秦要去游说楚威王,路过洛阳。父母得知,就赶紧整理房间,清扫道路,雇用乐队,准备酒席,到郊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接;妻子对他敬畏得不敢正视,斜着眼睛来看他的威仪,侧着耳朵听他说话;而嫂子跪在地上不敢站起,像蛇一样爬到他的面前,对他一再叩头请罪。苏秦问:“嫂子你对待我为什么以前那样的傲慢,而现在又这样的谦卑呢?”他嫂子答:“因为现在您地位尊显、钱财颇多。”苏秦长叹一声说道:“唉!一个人如果穷困落魄,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然而一旦富贵显赫之后,亲戚朋友都感到畏惧。由此可见,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权势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
成语寓意
苏秦游说秦王的奏疏上呈了十次,都没有被采纳,裘弊金尽返回家中。然而父母哥嫂不但没有给予他安慰个帮助,反而对他冷眼相待。在钱财和亲情都离苏秦而去的时候,苏秦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以“锥刺股”的决心,最终取得了成功。苏秦的故事告诉人们,面对困难,都要有这种坚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精神。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裘敝金尽”指皮衣破旧,钱财用尽。形容穷困落魄的样子。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裘敝金尽”也作“金尽裘敝”。
运用示例
明·释真可《答乐子晋》:“往苏秦欲恃口辩得官,及裘敝金尽、抱饿还家方悟。”
清·王韬《淞滨琐话·刘淑芬》:“生日:‘个中况味,余已备尝。溪壑可盈,是不可厌也。他日裘敝金尽,悔之晚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或命途蹇剥,或事故紫牵,一二十载不得归,甚或金尽裘敝,耻还乡里.萍飘蓬转,不通音问者,亦往往有之。”
雷昭性《报卢征叔书》:“继更裘敝金尽,志格行悭。流离于汉水,飘零于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