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裛,汉语三级字,部首衣,注音ㄧˋ,读作裛(yì),古代指书套。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裛yì
⒈ 书套。
⒉ 缠绕:“裛以藻绣,络以纶连。”
⒊ 用香熏:“麝裛战袍香。”
⒋ 古同“浥”,沾湿。
基本词义
◎ 裛 yì
〈动〉
(1) 缠裹 [wrap]。如:裛衣(裹衣,以衣裹身)
(2) 香气熏染侵袭 [attack]。如:裛裛(香气袭人的样子)
(3) 通“浥”。沾湿 [moisten]。如:裛妆(泪妆);裛艓(云气缭绕貌);裛烂(潮湿霉烂)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於汲切《集韵》《韵会》乙及切,𠀤音邑。《广韵》裛香。《类篇》香袭衣也。《飞燕外传》有倾绝倒裛衣。《杜甫诗》衫裛翠微润。
又缠也。《班固·西都赋》裛以藻绣。
又《集韵》乙业切,音𦛞。
《说文》书囊也。
又忆笈切,音㪑。义同。
参考资料
.汉典.
康熙字典.汉典.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9:52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