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头鹀
鹀科鹀属鸟类
褐头鹀(学名:Emberiza bruniceps):是雀形目鹀科的鸟类,体重20-29克,体长150-184毫米。是体型略大的偏黄色。雄鸟头、头侧、颏、喉和上胸锈褐色或栗红色,头上无条纹。背绿黄色或灰黄色、具暗褐色纵纹,腰亮黄色或亮橄榄黄色、无纵纹,翅和尾暗褐色或褐色、具窄的橄榄黄色羽缘,翅上有两道淡皮黄色翅斑,下体亮黄色。雌鸟上体灰褐色具暗色纵纹,腰淡黄色,下体皮黄白色,腹和尾下覆羽缀黄色,均无纵纹。虹膜褐色;嘴浅灰褐色,上嘴和嘴尖褐;脚红褐色。
形态特征
褐头鹀雄鸟夏羽头、喉及上胸黄栗色,头顶黄色较著;背及肩呈橄榄黄色,并具黑褐色羽干纹,腰和尾上覆羽纯金黄色;小翼羽暗褐,具灰黄色窄缘;翅和尾黑褐色,羽缘近白色,外侧一对尾羽较淡并具一稍淡色的楔状斑;颈侧及下体均呈金黄色;腋羽、翼下覆羽和翼缘均为黄色。
雌鸟夏羽和雄鸟相比,羽毛黄色成份很少。上体灰褐色,各羽均具发黑的轴纹,头和背相同;后颈纯色,下背和腰灰褐色,后者次端沾黄色,翼、尾和雄鸟相似,眼先、眼周灰白色,耳羽淡褐色,颊和下体灰黄色或沙灰色,微沾黄色。冬羽:与夏羽不同在于较沙褐色,特别是喉和胸部沙褐色尤显著。
幼鸟羽色和雌鸟相似,但较染棕色,上体色近纯,仅在背部有半掩的黑色条纹,耳羽或颊淡棕褐色,翼覆羽和次级飞羽同色,均棕褐色,下体淡灰黄色,下喉、胸和体侧淡沙棕色,两胁微沾黄色。
虹膜褐色;嘴浅灰褐色,上嘴和嘴尖褐;脚红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21-27克,♀20-29克;体长♂167-184毫米,♀150-177毫米;嘴峰♂12-13毫米,♀11-12毫米;翅♂75-90毫米,♀77-85毫米;尾♂69-70毫米,♀65-76毫米;跗蹠♂20-20.6毫米,♀20-21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各种灌丛和草丛中,尤其喜欢栖息于无树或有稀疏树木和灌丛的干旱平原、溪流、芦苇塘和农田地带,也栖息于半荒漠、荒漠和沙漠中的绿洲的裸岩荒山和山区荒地,有时甚至于出现在多水的人造景观中和住宅附近的树上。海拔500-2000米,在中亚塔吉克斯坦,夏季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
生活习性
在中国为夏候鸟。每年4月中下旬至5月迁来中国新疆繁殖,9-10月开始迁离繁殖地到印度越冬。繁殖期间多成对或单独活动,非繁殖期则多结群活动,而大群可达数十及至上百只的大群。在树上和草上,也在地面觅食。食物以植物性为主,其中以各种谷物最多,也有草子和野生植物种子,繁殖期间也吃部分昆虫,而幼雏多食昆虫和昆虫幼虫。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富汗、孟加拉国、中国、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哈萨克斯坦、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中亚区和欧洲区)、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游荡:比利时、捷克、法国、德国、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荷兰、挪威、阿曼、沙特阿拉伯、西班牙、斯里兰卡、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土耳其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雄鸟较雌鸟早10天到达繁殖地,雄鸟到达繁殖地持立刻开始寻觅巢位,并站在巢位附近灌木顶端或高的草茎上鸣叫,对形成后不久雌鸟即开始在灌木上或前一年干草丛中营巢,距地高10-80厘米。巢呈杯状,外层结构较松散,主要由草茎和草叶构成,有时掺杂有花梗,内层较紧密,用细草茎、须根等细软东西构成,有时还掺杂有少许兽毛。巢的大小为外径11-16.3厘米,内径5.7-9.2厘米,高7-10.8厘米,深3.8-6.2厘米,1年繁殖1-2窝,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呈白色或淡绿色,被有红褐色斑点,也有灰红褐色或紫灰色斑点的,卵的大小为17.7-23.3毫米×14.4-16.9毫米,孵卵由雌鸟承担,在10-14天后孵化。雏鸟晚成性,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在12-13天后离巢。幼鸟离巢后开始成小群,逐渐形成大群活动,很快便向南迁徙。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5 13:2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