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顶雀鹛
雀眉科、拟希鹛属的鸟类
褐顶雀鹛(学名:Schoeniparus brunneus)是雀眉科、拟希鹛属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头顶棕褐色或橄榄褐色、具黑色侧冠纹,头侧和颈侧灰褐色,上体橄榄褐色。下体近白色,两胁橄榄褐色。虹膜暗褐色至栗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脚淡黄色、黄褐色或浅褐色。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和枕棕褐或橄榄褐色,头侧有一对黑色侧冠纹,从眼上方直达上背,并在上背形成若干道黑色纵纹。头顶至枕部各羽有的具窄的暗色羽缘,形成鳞片状;侧冠纹外面有一宽的褐灰色纵纹、呈眉纹状,向后延伸到颈侧;眼先和颊近白色、微缀黑纹。耳羽浅灰褐色或浓褐色,头侧和颈侧灰色。上体和两翅表面橄榄褐色,下背和腰沾棕。尾褐色或深褐色。外侧尾羽内朔较暗,外嘲较鲜亮。两翅暗褐色,其表面与背相似。三级飞羽沾棕,其余飞羽外翻羽缘棕褐色。下体颏、喉、胸、腹乳白色或污白色,胸、腹沾棕或微沾灰色,胸侧灰橄榄色,两胁橄榄褐色或棕橄榄褐色,尾下覆羽棕褐色或浅茶黄色。
虹膜暗褐色至栗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脚淡黄色、黄褐色或浅褐色。
近种区别
相似种褐胁雀鹛(Alcippe dubia)外形、大小和羽色都和该种非常相似,但褐胁雀鹛有白色眉纹,可明显与之区别。
生活习性
习性: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林缘地带的次生林、阔叶林和林缘灌丛与竹丛中,也频繁地出入于路边、耕地和居民点附近的山坡灌丛和草丛。除繁殖期间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呈小群。性活泼而大胆,常在林下灌丛与竹丛间跳跃或飞来飞去,也频繁地在草丛中或农作物枝叶间活动和觅食,见人也不飞,有时快到眼前,才突然飞走。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据10月间在秦岭剖检的5只鸟胃,80%为昆虫(郑作新等1973),4月间在金沙江解剖的2只鸟胃,亦几全为昆虫(何晓瑞等,1980)。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毛虫、甲虫、蚂蚁、金龟子以及其他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及昆虫幼虫;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分布范围
褐顶雀鹛是中国特产鸟类。分布于中国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安徽、湖南等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各省,东至江西、福建等东南沿海,西至四川、贵州、云南,南至广东、广西、海南岛和台湾。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在福建中部的巢主要由枯草和枯叶构成,巢呈球形或半球形,窝卵数4枚,卵绿白色、被有蓝灰色和褐色斑点与斑纹,卵的大小为22毫米×16毫米及21毫米×16毫米。据颜重威(1984)在中国台湾地区的研究,繁殖期亦在4-6月,巢由芒草、枯草和枯叶构成,呈椭圆形,侧面上方开口,巢多置于靠近地面的灌丛中。巢高17厘米,宽10厘米,巢口直径5-7厘米,深5厘米。每窝产卵2-3枚,卵白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1毫米×16毫米。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在中国种群数量约为100-100,000个繁殖对(巴西,2009年)。种群数量较丰富。其中在云南金沙江下游两岸海拔1000米左右的亚热带阔叶林为常见种,每小时平均遇见率为1-10只;在稀树灌丛草坡为稀有种,每小时遇见率平均不及1只(何晓瑞等,1980),在陕西秦岭,种群数量较少,在176个工作日内,仅有4天遇见,平均每日遇见数为1只。
参考资料
Alcippe brunnea.orientalbirdimages.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8:5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