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国县
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
襄国县,中国古代县级行政区,汉高帝四年(前203年)设置,历三国、两晋南北朝,存在645年,治在今邢台开发区王快镇百泉村一带。十六国时(352年)县城毁于兵,县废并入任县(现任泽区),北魏(496年)恢复,隋代(589年)撤销;
建制沿革
汉高帝四年(前203年)信都县改襄国县,隶属赵郡,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改隶魏郡。
三国魏时,属魏郡广平郡,西晋属司州广平郡;十六国时,冉闵攻灭刘显,因毁其城垣,县废并入任县。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重置襄国县,并县治迁址(今邢台开发区),建义初年(528年)划归易阳郡。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易阳县(今邯郸西阳城),并入襄国县,属襄国郡。
北周武帝时期,襄国县改为易阳县,另置一襄国县,仍属襄国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襄国县改隶洺州(治在今邯郸广府城《永年县历史沿革》载)。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除襄国县,北置龙冈县(邢台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南置沙河县。
1958年,依据河北省委有关指示精神,撤销邢台地区。同年11月29日,沙河县、邢台县合并统称邢台县。县委下属13个人民公社党委会,老百姓俗称“邢台大县”。
大邢台县,隶属于邯郸专区,专署驻邯郸市,下设一市九县:分别为邯郸市、邢台县、大名县、曲周县、磁县、涉县、永年县、内邱县、南宫县、巨鹿县。
邢台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襄国县,北置龙冈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龙冈(龙岗)划归邢州巨鹿郡。
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以龙冈县筑有檀台,遂改名为邢台;
志书记载
夷仪岭在县北百五十里,左传云“邢迁于夷仪”,即此龙冈。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
赵国,故秦邯郸郡,高帝四年为赵国。景帝三年复为邯郸郡,五年复故。莽曰桓亭。属冀州。户八万四千二百二,口三十四万九千九百五十二。县四:邯郸。堵山,牛首水所出,东入白渠。赵敬侯自中矣徙此。易阳,柏人,莽曰寿仁。襄国,故邢国。西山,渠水所出,东北至任入浸。又有蓼水、冯水,皆东至朝平入湡。
沙河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襄国县南置沙河县(今邢台开发区)。
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五
◎北直六
○襄国城在今城西南。殷祖乙迁都于邢,即此城也。春秋时,邢侯都于此,为卫之与国。隐四年,石碏昔杀州吁,卫人逆公子晋于邢而立之。闵元年,狄伐邢,齐人救邢。僖元年,狄复伐邢,齐侯帅诸侯之师以救邢,迁邢于夷仪。二十五年,卫侯毁灭邢。二十八年,晋伐卫。是时,邢为晋所取。哀四年,齐国夏伐晋,取邢。既而邢复入于晋。战国为赵邑。秦灭赵,置信都县。秦末,赵王歇都此。项羽使张耳都之,改为襄国。自是历汉及晋,皆为襄国县治。石勒据之,亦谓之建平城。《后赵录》:石勒由石门进据襄国,后擒刘曜,尽得关陇,乃僭号建平。大修城郭,因徙洛阳铜马翁仲二,列于永丰门,谓其城曰建平城。又勒擒刘曜至襄国,舍曜于永丰小城,盖即永丰门外耳。《元丰九域志》:建平城,石勒所筑,即今邢州城。非也。冉闵灭赵,刘显复称帝于襄国。晋永和八年,闵攻灭显,因毁其城垣。是后襄国废入任县。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襄国县,移于今治。魏收《志》:襄国县有襄国旧城。是也。又《隋书地理志》:后齐废易阳县入襄国县,置襄国郡。后周改襄国曰易阳,别置襄国县。隋开皇初,郡废。易阳,今广平府之废临洺县,则襄国改徙非一处矣。宋白曰:隋以易阳还故治,而襄国亦仍理旧城也。宋沈括《笔谈》:邢州城,郭进守西山时筑,阔六丈,可卧牛,俗呼卧牛城。一说城东有牛尾河,因名也。今城明朝因故址修筑,周十二里有奇。
《北周地理志》卷三十
《大清一统志》卷三十
顺徳府领县九
邢台县:
商时邢都,周初为邢国,秦置信都县,项羽改曰襄国,汉属赵国,后汉因之。建安十七年割属魏郡,晋属广平郡,复并入任县,后魏太和二十年,复置,属北广平郡。建义初,分属易阳郡。周武帝置襄国郡,隋开皇初郡废,九年改曰龙冈县,十六年为邢州。治寻为襄国郡治,唐初仍为邢州治,五代因之。宋宣和二年,改曰邢台,为信徳府治,金仍为邢州治,元为顺徳路治,明为顺徳府治,本朝因之。
古迹·襄国故城:
在邢台县西南,杜佑《通典》:邢州,古祖乙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元和郡县志》:周成王封周公子为狄所灭,齐桓公迁邢于夷仪,按故邢国今州城内西南隅小城是也。夷仪,今龙冈县界夷仪城是也,春秋时属晋,后属赵,秦置信都县,属钜鹿郡,项羽改曰“襄国”,盖以赵襄子谥为名也。赵歇为赵王、张耳为常山王并理信都。襄国今州理龙冈城是也。晋永嘉六年,石勒进据襄国,遂定都焉。至季龙徙都于邺,以此为襄国郡。石氏既灭,罢,之后魏复为襄国县。隋改龙冈。《太平寰宇记》:邢州大城石勒所筑,后僭号名为建平城。沈括《梦溪笔谈》:邢州城郭进守西山时筑,阔六丈可卧牛,俗呼卧牛城。府志今有故城,在邢台县南百泉村,遗趾尚存。
参考资料
邢台县志.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06 14:41
目录
概述
建制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