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襄阳
岘山南,依照“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旁有堤,种有竹、楸、芙蓉、菱、芡覆于水面,人称习家池。晋
征南将军山简驻襄阳,常游憩于此,酒醉而归。说“此我高阳池也”。池背负
岘山,面临
汉水,苍松翠柏,风景优美,自古以来游人
接踵而至。著名诗人
李白、
孟浩然、
皮日休、
贾岛等,均有诗描写习家池景色。
位于
襄阳城南约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又名高阳池,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襄阳侯习郁,依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养鱼的方法,在白马山下筑长60步、宽40步的土堤,引白马泉水建池养鱼。
西晋
永嘉年间,镇南将军山简镇守襄阳,常在此宴饮,喝得酩酊大醉,故称“高阳酒徒”,因此有高阳池馆。
东晋时,习郁的后裔习凿齿在此临池读书,登亭著史,留下《汉晋春秋》这一千古名作,成为名播后世的史学家,而使习家池益负盛名。晋以后,习家池曾一度荒废。南宋嘉定宝庆年间曾加以修缮。
明
正德年间,抚民副使聂贤重修。明
嘉靖时副使江汇又建飞凿齿、
杜甫两公祠。后又多次重建修葺,池边有凤泉馆、芙蓉台、习郁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