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蹋铜蹄
沈约诗作
《襄阳蹋铜蹄》是沈约诗作。
作品全文
其一
分手桃林岸,送别岘山头。
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1)。
其二
生长宛水上,从事襄阳城。
一朝遇神武,奋翼起先鸣(2)。
其三
蹀鞚飞尘起,左右自生光。
男儿得富贵,何必在归乡(3)。
注解
(1)桃林岸:桃树林的口岸。岘山:襄阳岘山俗称三岘,包括岘首山(下岘)、紫盖山(中岘)、万山(上岘),峰岩直插滔滔汉水,雄据一方。是一座正宗的历史文化名山。若欲:若想。如果想要。寄音信:寄托音讯或信息。汉水:长江最长支流,发源于陕西南部米仓山,流经陕西南部及湖北,在武汉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
(2)宛水:宛溪。宣城古名“宛陵”,是以宛溪之滨,陵阳之麓,含山水首字定名。宣城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与江苏浙江两省接壤,是东南沿海沟通内地的重要通道。敬亭、柏枧、水西、龙须四山峰峦叠翠;青弋江、水阳江两水相依。从事:行事;办事。指任职。襄阳:襄阳郡。湖北襄阳。一朝:一时;一旦。一个早晨。神武:神武的帝王。英明威武之意,多用以称颂帝王将相。奋翼:犹奋翅。多以喻人振奋而起。先鸣:首先鸣叫。
(3)蹀鞚dié kòng:勒马。【汉典】谓跨马驰骋。蹀,踏足;顿脚。鞚,驾驭,带嚼子的马笼头。自:独自。自然。自己。男儿:犹男子汉;大丈夫。富贵:富裕而显贵。犹言有财有势。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未必。归乡:回乡。归心向往。
作品赏析
这三首曲辞从男子的角度分述了三个场景:首先是男女分别,男子嘱咐女子;其次是男子到了襄阳城,遇明主,乘时而起;再次是男子得到了富贵,不愿意返回家乡。它们的故事性非常完整,且与梁武帝的曲辞一一对应:“分手桃林岸”一首对应着梁武帝的“陌头征人去”;“奋翼起先鸣”一首则是与梁武帝的“知我心相忆”并列,分述男子的境况;“蹀鞚飞尘起”一首对应着梁武帝的“龙马紫金鞍”,是男子对女子期待的否定性回复。将两人各自的三首曲辞联系起来,可以发现,他们实际上是分别从女子和男子的角度入手,合作编排了一出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对答剧:梁武帝先讲述了一个严肃的痴情故事,沈约却以一种戏谑的态度将这种严肃瓦解了。两人的曲辞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合作关系和娱乐特质。
作者简介
沈约(公元441~公元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
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
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还遗存外,多已亡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0 08:17
目录
概述
作品全文
注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