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Northwest A&F University)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同时加挂西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牌子,是第八届陕西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办学历史
学院前身
1933年春,李仪祉借用省立西安高中部分校舍,创办陕西水利专科学校,开始招收预科生。
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立。同年6月,陕西水利专科学校归并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设为农专水利组,李仪祉兼任水利组主任,并开始筹建水工实验室。
1941年秋,中国水利学科最早的研究生部——国立西北农学院农科研究所农田水利学部(农田水利研究部)正式成立,并于当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1957年,中央高教部决定西农水利系和新组建的西安动力学院一起并入从上海迁到西安的交通大学。
1960年,水利系开始恢复招生。1963年,水利系按时开出所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恢复了水工、力学实验室,新建了水力机械、土工、建材实验室。1967年,水利专业从农机系划出,独立建系。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招生。
1972年,全国高校恢复招生。陕西省政府决定撤并1960年成立的陕西工业大学,将该校水利系合并到西农水利系。当年招收水工建筑、农田水利两专业各60名学生。
1973年,水利系新增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
1979年,水利电力部分设为水利部和电力工业部后,两部会同陕西省和农业部商定,为解决陕西工业大学原水利系教职工在西安、杨陵两地长期奔波的实际困难,1981年,原陕西工业大学水利系教职工及学生迁回西安,合并到陕西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西农保留原水利系农水专业。
1940年11月,原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的前身、西农与中央水工试验所合办的武功水工试验所正式成立,沙玉清兼任试验室主任。
1949年5月,武功水工试验室划归西北农学院教学实习农场管理,更名为西农水工试验室,作为西农水利系师生的教学试验场地。
1950年8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倡议与西北农学院协商合作,在原武功水工试验室的基础上扩建成立西北水工试验所。
1958年,西北水工试验所下放陕西省,实行由水利电力部和陕西省双重领导的体制,所名改为“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和“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一个机构挂两块牌子
1979年9月,国家科委与水利部发文决定将1969年下放给陕西省的水利科学研究所,实行由水利部与陕西省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以水利部为主。
1996年4月,经水利部与陕西省协商决定,西北水科所改由水利部直接领导,不再实行部、省共同管理的体制。但为了便利水科所在陕开展业务,仍保留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的牌子。
合并组建
199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并组建时,由原西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与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为主体合并组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1年3月,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3年3月,学院当选第八届陕西省水利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院下设6个系,开设6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院有教职工206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3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实验师99人;博士生导师45人,硕士生导师142人。其中聘请尹飞虎院士担任学术院长,国家级人才兼职教授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各类人才10余人,陕西省教学团队2个。
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蔡焕杰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蔡焕杰
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蔡焕杰
陕西省教学名师:蔡焕杰
陕西省教学团队:农田水利教学团队、农业工程类力学结构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院水利类三个专业先后多次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陕西省名牌专业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农业水利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水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
陕西省名牌专业:农业水利工程
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测量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陕西省“农业水利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根据2024年5月学院官网数据,学院《材料力学》《测量学》《虚拟水与水足迹》3本教材入选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工程、水利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水利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土木水利
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农业水土工程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院有国家级平台1个,省部级平台5个,院级平台2个。
国家级平台:作物高效用水国家工程实验室
省部级平台: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重点实验室(学科群)、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陕西省水工程安全与建设研究中心、陕西省节水灌溉试验中心
院级平台:农业水土工程实验室(节水灌溉试验站)、 西部水工程安全与灾害防控实验室、岩土工程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院近年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及青年项目及行业公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批横向课题200余项,到位总经费累计2.3亿元。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6项。
学术资源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期刊。主要栏目有学术论文、专题述评、区域发展战略与对策、水工程、水管理、水环境、水利经济。期刊在2008-2017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库收录,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CSCD收录(2017-2018);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WIC)、《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收录;被《中国农业文摘》、《中国国土资源文摘》、《中国地理科学文摘》等文摘收录。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双月刊)。《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设有综合与交叉研究、农田水利、水资源与水环境、防渗抗冻、水力学与泥沙、水利水电、水工金属结构、岩土力学与工程、城乡建筑与交通等栏目,先后获2000年“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3年《CAJ-CD规范 》执行优秀期刊奖;2012年“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奖”;2014年“第三届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奖;2016年“陕西省高校优秀期刊奖”;2016年“第四届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奖;2016年度“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期刊奖”;2017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2018年“第五届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2020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20年度“陕西省高校优秀期刊”;2020年度“第六届陕西省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
文化传统
院徽
1.“耒耜”为古时农具,更是大禹治水的主要工具。以“耒耜”作为主体要素,在传递中国水利精神的同时,蕴含着学院院训中“承大禹志”的历史担当;“耒耜”又形似一座打开的“大门”建筑,涵盖了水利、土木的学科特色,也寓意水建学院厚重的办学历史和开放的治学理念。
2.“耒耜”内部融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徽元素“麦穗”,与“水滴”相呼应,寓意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凸显水建学院的办学特色,弘扬“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
3.“书本”彰显学校文化底蕴深厚,展现学院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书育人属性,蕴含着学院院训中“立德功言”的初心使命。
4.“1934”为学院建院时间,即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成立时间。
5.图案外部由两个“同心圆”构成,寓意全院师生同心同德、开拓进取的奋进精神。
院训
承大禹志,立德功言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