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依托陕西省重点学科、陕西省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西北大学考古学、文物保护学两个主干学科和陕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的学术力量,利用教育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平台和
西北大学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优势,并与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优势学科紧密结合,以本科生实验、实践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多技能、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的的实验教学机构,是国内高校中设立最早、规模最大、条件最好、力量最强并主要面向本科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类实验教学中心。
目前,“中心”实验用房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仪器设备853台套,总值已达626余万元。有文物保护基础、文物分析、文物修复技术、文物数字模拟修复、文物保护材料、砖石质文物保护、土遗址保护、文物老化、考古现场文物保护、考古资料整理、人骨测量与分析、考古测绘、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13个专题实验分室和1个古代人骨标本库。本科生基础实验设备达到了一人一台套,专题实验分室可满足各类专门实验的需求。此外,根据实践、实验教学的需要,先后与省内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法门寺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18个文博单位共建了教学实习基地,拓展了实践、实验教学场所及内容,延伸了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作用。中心现有专职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50%,中级职称占43%;博士学位占50%,硕士学位占43%;50岁以下者占89%。
在长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获得教学成果奖12项;在高等教育、科学、文物出版社等出版教材5部,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2004年以来,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200余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学校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
多年来,共培养考古学、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1000多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省区及国家博物馆、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故宫博物院等重要文物研究与保护机构。据国家文物局2006年统计,西北地区文物研究和保护机构中西北大学的毕业生占
专业技术人员的70%以上,全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中,西北大学毕业生占50%。
此外,中心还先后接受了
河南科技大学、山西大学、敦煌研究院、
三星堆博物馆、云岗石窟文物保护所、龙门石窟文物保护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高校和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机构30多人次进修学习。受国家文物局、
陕西省文物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委托,先后举办了多期省级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培训班、全国文物保护技术人才专题培训班、文化遗产保护专题培训班等,为全国各地培训了一大批专业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成为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方面人才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