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
广东省中山市下辖区
西区是广东省中山市的下辖区。
西区概况
西区位于中山市城区西部,是中心城区的西大门,面积25.21平方公里, 辖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6.82万人,户籍人口4.12万人。105国道、广珠公路、江中公路、北外环、博爱路、富华道、中山路以及正在建设的新岐江公路、太澳高速、小榄快线等道路纵横穿越,是连通中山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西区自1984年建区、1999年与原沙朗镇合并以来,在历届党委的领导下,经过26年的努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从一个负债较多的镇区变为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的镇区。西区在2006年即已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比2003年翻一番,并成功创建市经济强区。在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中列第87位,是上升最快的镇区之一。2009年,西区实现生产总值50.3亿元,税收13.8亿元,人均GDP73754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市前列。2010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外贸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国地两税收入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完成年度目标的50%以上。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
城乡建设
民国时期及以前,农村建设无规划、无专门管理机构,各乡村根据需要自行建设。区境内无官办的公用设施,仅靠公尝田收入及华侨捐助,用沙土或石板砌村中主要街巷,庙宇祠堂多由村民募资修建。沙蓢乡村多为茅房,长洲(含后山)多为砖木结构平房,有部分茅寮,船民多数在岸上无房,居住船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在以经济为中心的新历史时期里,市制定并实施市、镇区两级建设总体规划,以加速城乡建设步伐。至1990年,区、镇建设大致分为4个阶段:
1950年至1978年为分级阶段。县城及全县性的建设项目主要由县筹办;各区、镇(公社)的建设,主要由区、镇(公社)筹办。这个阶段县办项目有广中公路穿越今西区境地。沙蓢公社主要开展茅房改建砖瓦屋和食水改革;长洲后山主要改砖木结构和茅寮为砖石结构房等行动。长洲于1970年至1976年自建1座大桥,1977年参加狮滘口大桥建设。
1979年至1990年为总体建设阶段。市政府制定了《中山市市区总体规划》,确定中山市的城市建设是外贸基地和旅游区,城市发展方向是组团结构,积极发展小城镇。各镇区也相应制定本镇的总体规划。实施以市区为中心,24个卫星镇为衬托的全市城乡总体建设。至1990年,区境已建成中山国际酒店等14家较大的酒店、宾馆;全区有乡镇企业1218家,其中工业54家;建设了中拱、岐涌、岐港、岐三和在建的中江等5条公路;兴建了西郊人行天桥等基础设施。沙蓢镇有广珠公路纵贯镇境,建成4条街道,有乡镇企业317家,其中工业51家。长洲的石板街改为水泥路,明渠改为暗渠;长洲、后山村民用上自来水;建成了烟洲学校和后山小学新校舍;兴办了一批村办企业等。
1991年至1998年为全面建设阶段。西区继续执行《中山市市区总体规划》,8年中,区村两级累计投入城建资金6000余万元,共铺设绿化面积4.2万平方米,新建下水道5120米,铺设水泥路面337万米,覆盖污水涌9253米,新建垃圾屋27间,改造居委会办公场所315平方米;完成了富华道改造,开通西河路西段,扩建了岐港路口和开通了由富华大道、西区大厦入口至香山大街出口便道,将交通大厦、亚洲广场、铁城酒店连接为连片的商业广场等。至1997年,西区建城区达3.8平方公里。沙朗镇先后兴建了金港大道、金沙花园、自来水公司、金叶广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全镇道路硬化达100%,各路段路亮灯率99%;1995年,金沙花园被评为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1997年,金沙花园被评为广东省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和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示范住宅小区。另外,1996年,西区翠景花园被评为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1998年,沙朗镇,荣获广东省城镇规划管理近期目标建制镇“岭南杯”和成功创建为市卫生镇。
1999年至2008年为新西区大发展阶段。期间,贯彻“小城镇,大战略”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方针。沙朗镇并入西区后,新西区党委、办事处提出“稳定求发展,以发展促稳定,树立一盘棋”的思路,齐心协力搞好西区城乡建设。10年中,先后完成了长洲康体园、翠景文化艺术中心、西区文化广场、西区医院、西区中学、西区中心小学;长洲、后山、广丰社区安居工程;金港路扩建、港隆路段、石特涌及隆昌桥建设、汽车服务中心道路改造等工程,城管办被评为城区先进城管办;至2008年,全区绿地总面积达5220.71亩,绿地率31.81%,绿化覆盖率为34.12%。人均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有5个社区评为绿色社区,其中长洲社区评为广东省绿色社区;2005年全区完成“村改居”工作,沙朗片片区被纳入城区规划建设范畴后,先后完成了西区城乡总体规划编修、重新编修沙朗片详细规划、调整了社区一级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2007年制定了《2007-2020年西区土地利用规划》。2008年制定了《中山市西区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等,并按市政府办2004年10月印发的《中山市规划公开意见》的要求,对各项规划公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至2008年,西区城镇建成区达7.69平方公里。 
文学艺术
西区文学艺术工作历时较为悠久,早在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底,长洲就成立了战时服务团,为当时全县9个区中最早成立的文艺团体。该团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常在村中及邻近的村庄和县城石岐、沙冲、深湾等地演出抗日进步话剧和唱抗日歌曲,教村民唱抗日歌曲。同时,把前线的消息通报给村民。1938年12月,中山县抗先队成立后,长洲战时服务团随之改为抗先组织,继续开展抗日宣传,直至1940年3月6日石岐沦陷,抗先队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1947年夏,长洲党组织利用学校为阵地,在学校操场公演揭露国民党腐败的话剧《升官图》和《火烛小心》,并通过音乐课教唱进步歌曲,在各村成立狮子会、武术馆、国术社、夜校、读书会等文化组织。
1984年西区成立后,积极开展文学艺术创作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1997年,区组队参加市举办的97镇区文艺大巡视活动,在文艺演出擂台中,选送10个参赛节目,有1个获金奖、2个获银奖;在美术书法作品展览比赛中,选送参赛作品5件,获金奖1件、铜奖1件,其中林再圆的作品《山庄图》,被中山市长作为纪念品赠送给联合国“人居奖”颁奖团;总成绩在28个参赛镇区中名列第6位。在中山市举办的第二届艺术节中,全区60名青年参加,获1个季军、5个优秀奖和2个入选奖。是年西区选送1名青年参加第五届亚太地区青年歌唱大赛,获得优秀奖。
1998年,富洲歌舞团的作品参加市第二届创作舞蹈比赛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1999年该团创作的《儿女情怀》获中山市文艺精品奖;是年,吴秀萍参加市总工会、市劳动局、市电台联合举办的迎中秋、庆国庆外来员工卡拉OK大赛,荣获冠军;区业余曲艺社在市粤剧粤曲调演中,获优秀曲艺社称号;在市第二届少儿艺花会比赛中,后山幼儿园李盼小朋友的美术作品,获“双龙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优秀奖。
2001年,以富洲歌舞团、西区曲艺社、师生文艺团体为骨干,全年举办文艺活动40多场次;组队参加中山工业文艺活动比赛,选举的6个节目中,获1金1银1铜及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并获得中山“百歌颂给党”合唱比赛铜奖;富洲歌舞团年内共演出300多场,获市2001年群众文化先进社区称号。2002年西区醉龙队、醒狮队、富洲歌舞团、曲艺社、教师文艺队、企业业余文艺队、区合唱队等文艺团体参加市、区各类文艺活动,获得好成绩。企业文艺队排练的小品《照相》参加市话剧小品调演,获银奖和创作奖;参加全市职业歌手大赛获2个银奖、2个铜奖、2个优秀组织奖;参加市第三届少儿艺术花会获组织奖、乐器合奏金奖、舞蹈辅导奖、3幅美术作品分获银、铜和优秀奖。2003年,区组队参加市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获金奖5个、银奖11个、铜奖10个、优秀奖2个。是年,长洲社区举办首届翠景社区艺术节(为全国第一个农民社区文化艺术节)。2004年举办第二届长洲.翠景文化节。开幕时参加团队已不再是长洲和中山本地人了,来自全国数十个地方的艺术团队汇集长洲,展示和感受中国新农民的风采。2005年,举办第三届长洲.翠景文化体育艺术节。是年,长洲醉龙先后应邀参加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艺术节、香港特首曾荫权访问中山、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等重要活动的演出。2006年,参加市第二届创作品调演比赛,获金奖;参加市第四届少儿花会比赛获金奖1个,银奖3个和铜奖6个;获广东省第十二届业余京剧汇演一等奖。
2007年2月,长洲醉龙走出国门,到澳洲悉尼参加华人春节巡游表演,在悉尼著名的乔治大街上舞动醉龙,掀起一股来自中国伟人故里的文化旋风,从乔治大街道海港大街,两旁水泄不通,万人空巷。为此,中山日报先后两次分别以题为《长洲“醉龙”舞向世界》和《醉龙舞悉尼,倾倒赏舞人》作了详细报道。是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西区长洲.翠景文化体育艺术节;参加市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参评节目《杨门女将》获金奖(由西苑社区彩虹艺术团演出);成为省第七届少儿花会中的展演合作单位,获优秀合作单位奖;彩唱《操谷》剧目在省第二届业余京剧汇演获一等奖。
2008年12月5日,成立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下属6个协会,共有会员800人。是年举办了长洲醉龙文化艺术节,开展文化进社区巡演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区文联获市先进文联。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8 13:02
目录
概述
西区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