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西南大学下设教学中心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为适应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动物科学类创新人才的需要而建立的学科大类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概况
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为适应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动物科学类创新人才的需要而建立的学科大类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的华西协和大学,经历了西南农学院、西南农业大学和西南大学三个建设时期。
中心依托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主要涵盖了畜牧学、兽医学、水产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特种经济动物饲养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临床兽医学和水生生物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蚕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动物学、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蚕学) 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牧草与草食动物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草食动物工程中心、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中心现有专兼职教师93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4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五年来共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各类项目120余项,总经费7340余万元;中心教师在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培育、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家蚕种质资源和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近五年来,学校共投入资金3050万元更新和完善实验教学设施、设备和环境,使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条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中心现有教学实验室面积6500平方米,仪器设备5332台(件),设备总值4157余万元,中心每年接纳本科学生2000多名,年实验教学量18.5万余人时数。
中心一直秉承“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和“以人为本、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理念,中心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适应动物健康生态养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构建了分层次、模块化的“1413”实验教学体系。
中心已成为教学体系科学、实验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动物科学大类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大量的动物科学及相关学科的优秀人才。
主任简介
李云,博士,教授,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现任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水产养殖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水产养殖学特色专业负责人,重庆市水产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动物学、遗传学会会理事。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教育背景:1986.07毕业于四川大学生物系动物学专业,同年分配到西南农业大学任教;1999.07年获西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2002.09-2004.10由中美双边国家基金资助赴美国名校密歇根大学访问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2005.03获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学博士学位。
教学科研工作:长期在教学一线担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先后承担本科生“鱼类学”、 “水产生物技术”和“专业英语”的理论及实验课教学工作,研究生“分子生物学”、“高级鱼类生理学”(双语)的教学工作。曾任鱼类基础生物学实验室主任,2007年任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近五年来共主持或主研国家、省部级等各类课题10项。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等项目7项,参加国家“863”项目“对虾生长、性别决定和免疫基因的克隆”研究工作。在包括国际著名学术刊物JBC发表论文20余篇。在鱼类生长发育调控机理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
在实验教学工作方面,成功组织申报重庆市(省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团队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组织完成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完成实验中心整合和建设工作。主持完成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实验室建设项目,组织进行动物医院和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的建设工作。
主要职责:
(1) 负责贯彻落实学校办学思想和实验、实践教学方针;
(2) 跟踪国际、国内实验和实践教学发展前沿,负责制订和编制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3) 负责实验中心建设经费的申报和使用;
(4) 组织申报各类实验教学研究项目,推动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5) 负责实验队伍建设和考评工作;负责协调中心与各级有关部门的关系以及对外交流工作。
发展历程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学校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和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是为适应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动物科学类创新人才的需要而建立的学科大类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中心现有教学实验室面积6500m,仪器设备5332台(件),设备总值4157余万元,中心每年接纳本科学生2000多名,年实验教学量18.5万余人时数。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实验教学初创阶段
中心在实验教学上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实验教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1923年学校前身—华西协和大学在理学院开设了《乳牛学》和《养鸡学》等实验课。
(2)专业实验室建设阶段
1950年西南农学院成立时,在原华西协和大学农科专业的基础上设立了牧医系,1952年建立蚕桑专业,并建有畜牧学、兽医学、动物学和蚕学等教学实验室,1985年原西南农业大学成立水产系并设立了鱼类学、水产养殖及捕捞学、饲料学3个教学实验室。各实验室在动物养殖类实验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2002年原西南农业大学与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合并,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实力。2004年原畜牧、兽医、水产和蚕学各专业的教学实验室迁入新建的综合实验大楼。
(3)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阶段
2005年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成立西南大学,在学科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思想指导下,学校对教学学院和建制实验室进行了较大的调整,2006年在整合畜牧学(包括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和蚕学)、兽医学、水产学等学科专业建制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近五年来,学校共投入资金3050万元更新和完善实验教学设施、设备和环境,使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条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同时中心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适应动物健康生态养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探索,构建了分层次、模块化的“1413”实验教学体系。
中心一直坚持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遵循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规律,充分利用学校优质学科专业资源,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效果和成果。五年来中心承担各类教改项目2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发表教研论文19篇,中心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74篇。中心于2007年通过评审,成为重庆市(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师资队伍
据《西南大学实验教学工作条例(试行)(西校【2005】145)》,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属校、院二级管理的实验教学中心建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设有主任1人,由李云教授担任;副主任2人,分别由彭远义教授和董国忠教授担任。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按照“骨干人员相对稳定,兼职人员可流动,专兼职人员结合”的原则组建实验教学队伍,学历、学缘、职称、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专兼职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93人,专职人员45人,队伍组成结构见表3-1。中心实验人员配置特点为:学历层次高,年龄层次多以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是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业务水平高的实验教学队伍。
实验室
特别是两校合并以来,中心在本科教学评估专项经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日元贷款的支持下,实验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2006年在学校用房调整过程中,中心的用房面积进一步增加,并合理调整了教学实验室布局,集中在西南大学综合实验大楼,中心现有实验室76间,共计面积6500 m。按标准上课人数585人计算,生均使用面积11.1m/人,大于标准生均面积8m/人。实验室水、电齐全,室内宽敞明亮,实验台、实验凳、试剂柜、通风橱等设施完备。实验室配备多媒体和网络设备,具备数字化教学环境,完全达到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要求。
综合实验大楼安装有先进的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和自动防火系统,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所有实验室均配备了电脑和校园网网络接口,教师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校园网进入实验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对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开发情况进行查询和管理。
参考资料
中心队伍建设概况.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15:09
目录
概述
学院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