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
西南政法大学的二级学院。
办学历史
1953年,西南政法学院设立政治理论教研室。
1958年,更名为政治教育系,同时招收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学生。
1960年,分设政治教育、政治、行政三个系,并分别招收本科生。
1966年,西南政法学院因“文革”而停办,各专业停止招生。
1978年,学校恢复招生,设立政治理论教研室,同年开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两个本科专业。
1984年,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8年,成立马列主义教研部。
1995年,西南政法学院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
2000年12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1年,马列主义教研部加挂“政治学院”的牌子。
2003年,学院更名为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2006年1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1年3月,获得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2年7月,西南政法大学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8年9月,学院入选重庆市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1月,学校与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签订共建协议。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3月,学院开设5个系(所、教研室)、2个本科专业。
系(所、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系、哲学系、历史学研究所、形势与政策课程教研室、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研室
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2个博士学位培育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3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重点学科。
博士学位培育点:马克思主义法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与党内法规建设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
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与党内法规(交叉学科)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在岗教职工70人,其中教师65人,管理人员5人。教师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讲师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4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8人。学院有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1名教师入选重庆市首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名教师入选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示范团队建设项目,5名教师入选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近四年来,5名教师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名教师被评为学校师德师风标兵,3名教师被学生推举为“全校最受喜爱的十大教师”,1名教师被评为重庆教育系统优秀党员,4名教师在2019年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邓斌
重庆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邓斌
重庆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商爱玲
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商爱玲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1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点,有2个专业纳入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项目,有2个重庆市2019年本科高校一流专业。
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
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马克思主义传播人才培养特色学科专业群建设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重庆市2019年本科高校一流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4名教师在2019年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中分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有1个市级科研基地,3个校级重点科研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3月,学院教师在《
马克思主义研究》《
哲学研究》《
政治学研究》《
历史研究》《
管理世界》《
社会学研究》《
红旗文稿》《
高等教育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学术期刊转载;出版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著作和教材32部;2015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2项,参与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20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项。
文化传统
据2021年9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举办有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优质课教学观摩活动、环校马拉松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演讲比赛、足球赛等各类学生活动。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