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人口研究机构之一,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直属高校的研究所。其前身为1979年成立的人口研究协会与1982年组建的人口研究中心。1984年3月,研究所正式成立,并命名为人口与经济研究所,成为当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三个系(所)之一;1985年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对华援助。
发展历史
1979年,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人口研究协会。
1982年,组建人口研究中心。
1984年3月,研究所正式成立,并命名为人口与经济研究所,成为当时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三个系(所)之一。
1985年,接受联合国人口基金对华援助。
2004年,研究所与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系所共同组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并正式更名为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2008年,成立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
2012年,成立老龄与健康研究中心。
2012年10月,成立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是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2012年12月,研究所与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成立陕西省人口与发展实验室。
2015年12月,成立陕西社会治理和社会政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是陕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7年12月,成立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研究基地
2018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组建人口迁移联合研究中心。
2019年2月,成立陕西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获批陕西省教育厅主管的陕西高校新型智库。
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等七家单位签署了共建协议,成立人口与家庭发展研究基地。
科研条件
研究方向
研究所坚持“中国问题、国际视野、服务社会”的学科发展和建设理念,将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战略研究和公共治理实践相结合,在人口与发展、弱势群体保护、转型期公共政策分析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形成以下主要研究方向:人口与家庭发展;性别与发展;迁移与城镇化;老龄与健康;生态、自然资源与发展;土地政策与区域发展。
人员编制
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有专任教师24名,包括教授15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2名;包括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4人,陕西省“百人计划”1人;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英才支持计划获得者4人;西安交通大学领军人才1人,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10人。此外,研究所获批两个省部级创新团队,即李树茁教授牵头的、全国较早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支持的管理学科研究团队—“转型期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政策创新和治理”,并获得了滚动支持,黎洁教授牵头的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研究”。
研究平台
研究所附设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老龄与健康研究中心、房地产研究所、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平台;共建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陕西社会治理和社会政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陕西易地扶贫搬迁研究基地、陕西人口发展实验室、陕西省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等智库和研究基地;合作建设西安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人口迁移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促进智力资源集聚软科学研究基地。
科研成就
近20年来研究所承担了国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级人才计划创新团队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在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相关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中国人口研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发表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在人口动态与社会发展,生态、发展与人类福祉等领域的6篇研究论文先后发表于美国《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和《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2)主要科研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
(3)主要获奖: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华人口奖1项、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1项;
(4)与原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安徽巢湖共同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改善女孩生存环境实验区,最终发展成为国家“关爱女孩行动”,是该“行动”的国家级重要智库;在性别与发展领域的工作被美国《科学》杂志报道;
(5)全国较早获得国家级人才计划创新团队支持的管理学科研究团队之一,并获滚动支持。
(6)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社会治理和社会政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组成单位之一,该“中心”是陕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也是陕西省首批建立的九个省级智库之一。
人口定量系统研究
1985年,蒋正华教授主编的《人口分析与规划》获得陕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987年,《人口系统定量研究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中国分类(区域)模型生命表》,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系统
1985年,承担从县、地区、市、省、国家一系列的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规划,获得陕西省一等奖、河南省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1989年,《2000年的中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2年,《中国劳动就业与社会老年保障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人口与计算机仿真系统
蒋正华教授开创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用于人口学分析的时代;
联合国破例将oracle system计算机系统批给人口所,先进技术的引入直接推动了集成系统,数据库等的建设;
蒋正华教授基于大数据,建立人口仿真模型、进行人口预测相关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两孩加间隔”政策。
女性人口系统
1984年,朱楚珠教授开拓了中国女性人口学研究领域;
1991年,《中国女性人口》,获陕西省社科研究一等奖。国内外第一本从人口学角度研究妇女问题的专著,把女性人口作为人口学一个重要分支发展出来;
1994年,《县级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获得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0年—1995年,朱楚珠教授主持联合国人口基金课题《中国农村妇女就业与生育率关系研究》。与国家计生委合作,建立了以提高妇女地位和降低生育率为中心、由全国23个县参加的社区发展网络,并在洛川建立了实验基地。
1994年—1995年,朱楚珠教授参加埃及人发大会和北京世界妇女大会,组织专门的论坛,将洛川实验基地妇女就业状况介绍给国际社会。
1997年,朱楚珠教授以中英文发表了《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专著。
这一时期,研究所在朱楚珠教授的带领下,研究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始终坚持将研究成果服务于计划生育工作,同时在研究内容上,能在国际前沿领域捕捉到关键问题,带领团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改善女孩生存环境实验区”,直接推动了国家“关爱女孩行动”。在中国改善女孩生存和促进性别平等领域的工作,为其赢得了“中华人口奖”,同时为推进和发展中国的人口事业,为国际社会树立中国计划生育的良好形象,为人口学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1998年—2000年,朱楚珠教授与李树茁教授共同推动建立了由全国39个县区组成的“社区发展网络”,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开展改善女孩生存环境的社区培训和实践活动,致力于从改善中国女孩生存环境着手治理性别失衡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2000年—2003年,研究所在安徽巢湖建立了国内外第一个改善女孩生存环境试验区。
2001年,李树茁与朱楚珠合作出版《中国儿童死亡性别差异的研究和实践》专著,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2001年开始,研究所与南加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斯坦福大学CDEHA中心、人口与资源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中国安徽老年人生活与福利研究》。
在此期间,在朱楚珠教授的指导与引领下,李树茁教授以人口与社会系统工程方法为手段,以公共政策创新为导向,强调跨学科、交叉性地研究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前沿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既进行理论研究和分析,又注重改善社会现实,建立实验区,进行社会干预和实践;强调与各级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紧密合作。在中国女孩生存系统研究,改善女孩生存社会干预系统工程和“国家关爱女孩行动”政策创新,性别失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转型中的人口与社会政策、老龄与健康、农民工和社会融合、生态服务和人类福祉等研究方向取得了突出的创新成果,促使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2008年以来,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李树茁教授带领团队在发展传统优势研究方向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优化布局。引进一批海内、外高层次青年拔尖人才,新发展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多个研究方向,通过打造高端研究平台与智库,逐步形成“中国问题、国际视野、服务社会”的研究理念,以及以“人才支撑、平台驱动、项目引领”的跨学科发展模式。研究所附设一批涵盖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研究中心、高端智库与研究基地,致力于打造高学历、高平台、高人才、国际化、本土化团队,促进研究所迈向新得高峰,为中国政府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智力支持。
2009年,顶级科研杂志《Science》详细地介绍了关爱女孩实验基地的理念、设计、试验和效果。
2009年—2012,李树茁教授主持国家级人才计划创新团队支持项目《性别失衡和公共安全》。
2014年—2016,李树茁获国家级人才计划创新团队滚动支持项目《转型期中国人口与社会发展政策创新和治理》。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概况.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标志性成果.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0 09:1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