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西工程大”(XPU),坐落于古城西安的兴庆湖畔、骊山脚下。学校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的省属高等学校,陕西省“双一流”培育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西安工程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2年成立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的机织科。这一阶段是学校历史的起点,随后学校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
在1922年4月,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的机织科更名为北京工业大学机织科,此时校址为北京。到了1927年9月,学校更名为京师大学工科机织科,并在1928年11月成为北平大学第一工学院机织科。1929年8月,学校又转变为北平大学学院机制工程系。随着1937年9月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师范大学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北平大学学院机制工程系也随之迁移至西安,并转变为西安临时大学机织工程系。1938年4月,学校进一步发展成为西北联合大学的机织工程系,此时校址迁至城固。同年9月,西北联合大学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成立了西北工学院,学校成为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
1952年3月,山西大学纺织系并入西北工学院纺织系,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学科实力。1957年8月,学校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纺织工程系,并在同年迁至西安。1960年8月,陕西工业大学成立,学校成为其纺织工程系的一部分。在1972年1月,学校成为西北轻工业学院纺织工程系。到了1978年12月,在纺织工程系基础上成立了西北纺织工学院,这一时期学校隶属纺织工业部。1998年,学校转变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1年2月,学校更名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标志着学校在学科建设和教育质量上的一次提升。最终,在2006年2月,学校定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欣欣向荣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0月,西安工程大学与绍兴市
柯桥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西安工程大学柯桥纺织产业创新研究院”暨“西安工程大学(柯桥)研究生学院”。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授予单位。2023年1月,依托西安工程大学建设的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陕西省大学科技园”。
2024年6月26日,西安工程大学时尚创意研究院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有14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有本科招生专业56个。
学科建设
根据西安工程大学学校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纺织科学与工程、设计学2个学科上榜。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优势学科3个,省部级特色学科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10余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入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省级人才计划入选专家、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十佳辅导员”等10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为陕西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个,省级现代化产业学院1个、创新创业基地1个。获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师德先进集体、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0余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
截至2024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7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4项;入选“十四五”部委级规划教材100余部,省部级优秀教材40部。
合作交流
西安工程大学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截至2024年4月,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培养,举(承)办“中国-伊朗不确定性理论国际会议”“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数字传播论坛”等国际会议30余场,对外合作的规模质量不断提高。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9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4月,西安工程大学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艺术基金项目14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6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5项。学校入选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27支,11项科技成果在秦创原“总窗口”落地转化,其中春种基金6项,连年入围“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排行榜(TOP100)”。
学术资源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在册读者23196人,馆藏资源累计量达367.4万余册(件),其中印刷型文献128.9万余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始终围绕纺织科学与工程、艺术学等重点特色学科,同时兼顾理、工、管、文、法多门类学科,已形成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补充,集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多类型文献为一体的综合性馆藏资源体系。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西安工程大学图书馆有电子文献238.5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4万种,购买全文库、索引库、多媒体资源库、发现系统、事实案例库等各类数据库23个。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是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教授任主编。该刊创刊于1986年,主要刊登纺织与材料科学、服装与艺术设计、环境工程、化学化工、机电工程、计算机技术、经济与管理及基础科学等方面具有创见性及实用性的研究论文、科研报告与文献综述等。截至2012年9月1日,已出版发行116期,刊发论文3300余篇。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是由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出版发行,西安工程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西安工程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高勇教授任主编。该刊创刊于1987年,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及力学等基础学科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有创见性或实用性的学术论文。截至2012年7月20日已出版发行96期,刊发论文2700余篇。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学校名称为西安工程大学,简称“西工程大”;英文名称为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为“XPU”。
西安工程大学校徽为圆形,造型美观,方便携带,意为圆满;两圆相套,即有双圆之意,圆之又圆,圆满之极也。双圆之间为学校的标准字体:毛体的“西安工程大学”及对应的英文名称X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内圆为“西”和“工”的艺术变形字体,中心处锯齿图案意为工程,也可理解为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西安工程大学校旗为矩形,长宽比为1.5:1,旗面基本尺寸为2400mm× 1600mm;旗面正中由校标、中文校名组成;旗面底色以白、蓝色为主。
精神文化
西安工程大学校训为“厚德弘毅博学笃行”。
西安工程大学校风为“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西安工程大学办学传统为“实业报国,负重奋进”。
西安工程大学校歌为《光荣属于工程大》。
社团文化
校区情况
西安工程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的兴庆湖畔、骊山脚下。学校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约82万平方米,设有15个教学单位,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9个,省级现代化产业学院1个、创新创业基地1个。
金花校区
西安工程大学金花校区地址为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该校区居城东文化中心,濒临兴庆湖畔,周围高校林立。
临潼校区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地址为西安市临潼区陕鼓大道58号。该校区位居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临潼,距金花校区20分钟的车程;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配备有暖气、空调、互联网接口、电话、衣柜、书架等设施,每幢楼还配有自助洗衣机和交费洗房。学校配有澡堂、食堂、校医院、健身房等设施,充分保障学生们的生活起居。
校园景色
西安工程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的兴庆湖畔、骊山脚下,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
行政管理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