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屯区是
台湾省
台中市的一个行政区,为
台中市最热闹、最有活力的区域,著名的七期重划区即位于该区内,台中的新市政中心、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也落成于此区。
西元1701年,清康熙40年,
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人廖朝孔带领弟弟、堂弟等人,来到西屯一带开垦。当时,西屯区仍是巴则海人世居的地区。廖家为诏安客家人。
交通 台湾最重要的交通干线之一,国道一号
中山高速公路在西屯区设置了两个交流道,一为台中交流道,另一个则为大雅交流道,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也因此带动了周边的繁荣。
西屯区可说是台湾最重要的陆运与空运交通中枢之一,“国道”一号中山高速公路在西屯区设置了两个交流道,一为台中交流道,另一个则为大雅交流道。其中台中交流道附近,地名曰朝马,为台中市事实上的市中心。
除此之外,从1920年代起至2004年之间位于该区的水湳机场亦为台湾中部地区的航空运输中心;台中市区最重要的两条交通动脉中港路(即台12线)及文心路的交会处亦位于此区。这些重要的交通干线,带来了交通的便利,也因此带动了西屯区周边的繁荣与发展,使西屯区逐渐脱离农业为主的风貌,转型成为台湾中部地区工商业密集的地区。
台中市立西苑高级中学:1970年创立,是西屯地区最早的初级中学,原为“台中市第十三初级中学”。1971年7月1日奉命更改校名为“台中市立西苑初级中学”,2001年2月1日改制为“台中市立西 苑高级中学”,该校青少年棒球队获得2005年小马联盟世界冠军。
在1716年,曾作为总岸里社的土官阿莫针对当时的诸罗县知县周钟瑄作为开垦的要求,“东至大山,西至沙辘地界大山,北至大溪,东南至阿里史,西南至姑婆竽”和西屯区上下石碑附近被开垦,这是官方文书中对西屯地区最早的开垦纪录。
在
道光年间西屯村落开始发展形成市镇,并且被称为西大墩。而在乾隆年中期西屯地区已经陆续开垦完成,并且在史籍中记录了西大墩、水崛头、马龙潭、港尾等地名。
在清朝时,西屯属于
台湾县拺东下堡,但是当日本在1895年开始殖民统治的时候改组成台中县西大墩区。在1920年10月1日,西屯庄成立,并且由台中州大屯郡管辖。在光复后的1946年,改称台中县大屯区西屯乡,在1947年2月1日因为台中市的扩张,合并于台中市成为西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