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来对
汉代真古玉器着迷,尤其是西汉时期琢制的精品。由于真古者难得(“伪古”到处触目皆是),而且价值惊人,不少爱古玉人士已不求拥有;只要有缘细赏,就很满足。最使人难忘的,是一九八三年在广州象岗(越秀公园西侧)发现的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眛墓中的一批玉器,不少精品俱属国宝级文物。当初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获睹这批珍品,简直目瞪口呆,赞赏不已;可见西汉时期我国玉艺水平之高,乃承接商、周、春、秋、战国的琢玉技巧,不但十分成熟,而且臻达高峰。魏晋南北朝与唐、宋以后,实难望其项背。
西汉玉器,如剑饰、带钩、璧、璜、环、玦、韘形佩、葬玉(如唅蝉、握豕)、舞人、角形杯和玉衣等,纵使不是白玉,而是青玉,玉质也温润坚结、精光内蕴。造型、纹饰及线条千变万化,极富艺术美。打磨抛光、镂空(透雕)、穿孔等俱一丝不苟。线刻(包括阴刻)、浮雕和双面雕镂空,琢刻手艺精湛,多姿多彩,使人目不暇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