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西沙儿女》是一部散文诗形式的文革优秀长篇小说,分上下两部(正气篇、奇志篇),约30万字。正气篇出版于一九七五年(约10万字),奇志篇出版于一九七六年(约20万字)。作者是当时最具影响力的乡土红色作家——
浩然。 小说是以一种诗意一样的语言描写了南海的神奇的风景和猎奇般的地域特点,正气篇写的是解放前西沙儿女抗击日本鬼子、保卫西沙的故事,奇志篇是描写西沙军民共同打击南越海军的故事。
《西沙儿女》第一部分里即“正气篇”的主题,是
抗日战争期间的国仇家恨主题。渔霸加上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的欺凌,构成了反方力量。描写了阿宝的母亲就是渔霸送给日本人当奶妈而跳水自杀的。第二部分“奇志篇”上卷描写的是建国初期,成长的共和国新人与残余的反动势力斗争的故事,这里面的事件实际上是解放前清匪反霸斗争延续。表现渔霸为南越军队送情报,最终以阿宝击毙渔霸等反革命分子,完成对解放初期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而结束。第三部分,这完全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保卫战争,这一部分是一种报告文学的内容,对我军军舰的受伤场面的描写,比电影《南海风云》更为简略。《西沙儿女》的结构上是中篇小说,但时代却跨越长,从抗战时期一直写到七十年代,它分上下两部,前后为“正气篇”与“奇志篇”。“奇志篇”里又分成了上下卷。因此,《西沙儿女》实际上应该说分成三个时期段,就是抗战时期、五十年代及文革中期。两部中篇小说又构成了一部长篇小说,在中国小说领域是独特的。它也是一部表现对我国最南端疆域
西沙自卫反击战生活的长篇小说。
《西沙儿女》把南海的奇特的自然现象,有机地融入到历史的变迁和人物命运上来,是浩然小说中最另类和最洋气的一部。他抛开了过去农村小说的乡土叙述,而用散文诗体的小说风格,以一种飘渺的写意式的笔触,展现了一幅保卫中国海疆的英雄诗篇。从表层来看,《西沙儿女》反映的时间从抗战时期到1974年,但小说中通过曲折起伏的主线索,通过人物的对话与交流,让小说里的内在时空向历史深处推进,几乎使小说成为一本中国南海历史书。在小说“正气篇”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一对男孩与女孩的视角,表现了对岛屿中文物的发现,借此展现了西沙群岛的奇异的风情。小说最早交代了汉代时中国人对西沙的开发史,涉入到
三元里抗英,涉及到郑和下西洋时对南海的拥有,而这些历史知识的描写,是放置在小说的主要线索的冲突中逐步展开的,并不给人累赘多余的感觉,小说把历史置放于现实的层面里,述说着中国人对西沙群岛主权与海权的不容置疑的拥有权。小说抗日战争部分介绍的南海岛屿的抗日情节产生了一种独特的传奇风采。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批评家对此不能接受,随着“四人帮”的倒台,认为小说中的女主角阿宝是影射对江青的阿谀逢迎。小说中在写到对主人公产生精神影响的一首诗的时候,用了毛泽东的“天生一个仙人洞”的诗,而这首诗是主席送给江青的。认为《西沙之战》和《西沙儿女》直接歌颂了江青。这些作品都是直接为‘四人帮’的篡党夺权、改朝换代的阴谋服务的,这个小说文革后被说成是毒草,浩然也就失去了他作为中国最多产小说家的地位。
浩然的作品《西沙儿女》正气篇和奇志篇,描绘了南海儿女对祖国岛屿的不灭情怀。是中国唯一一部反映南海
西沙海战歼灭南越敌舰的长篇小说,另一部作品是张永枚的配乐诗朗诵《西沙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