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长江支流
岷江的支流。发源于
崇州市西部山区火烧营,上游蜿蜒于苟万山区的深山峡谷中,河源至鹞子崖河段称文井江,鹞子崖至味江河口段称朱崇河。在元通场附近与干五里河、味江河、泊江河、沙沟河相汇,以下始称西河。经崇阳镇至集贤乡后,入
大邑县境,在沙渠与白马河汇合后,于蒙渡入
新津区境,又于顺江与黑石河、羊马河相汇,原至白溪堰注入岷江正流(金马河),清代引入南河。但据《新津县志(1986-2005) 》,在新津区龙王渡下游2公里处汇入岷江。干流河长108公里(《崇庆县志》:101公里),平均比降4‰,总流域面积1156平方公里。
形成变迁
西河原由白溪堰入金马河,属岷江一级支流,清中叶在白溪堰筑堤阻水,引入南河,以增通济堰水量。成为岷江二级支流。
干流概况
西河,发源于
崇州市西北部火烧营北与分云岭东之黑凼,起始段称黑水河。由西向东与五马槽沟水相汇后,称两岔河。继续东流又有牛井河、麻柳沟、木鱼沟、大坪沟、小坪沟、萧家沟、紫竹沟、大石沟、白石沟注入,称为鞍子河。再东流有斗篷沟、棕溪沟、张家沟、柏木沟注入,自鹞子岩出山口,入平原,向东至元通与味江、干五里河、泊江诸河汇合。元通以上又称文井江。西河自元通以下转向东南流,有沙沟河、向阳河、白马河流入,再向南流至三江乡的蒙渡,流入新津区境。
崇州市境内长88.8公里,鹞子岩出山口以上45公里,出山口至蒙渡43.8公里。西河为全县最长河流,流经16个乡镇,把全县分为河东、河西两大部分。入平原后,河床平均宽度300米,最大比降7‰,平均比降4‰。西河又是县内最大的一条排洪兼灌溉河道。
西河经三江镇的蒙渡入新津境。入境后,经万和、文井、顺江、兴义4乡,在龙王渡附近纳羊马河,《新津县志(第一轮)》载:直下入南河(但据《新津县志(1986-2005) 》,在新津区龙王渡下游2公里处汇入岷江)。新津段长12.25公里(《新津县志(1986-2005) 》:左岸长9.6公里,右岸长10.58公里)。新津段高程由478米降至455米,平均比降为2.21‰。
水文特征
据鹞子崖水文站1968年至1985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西河年平均流量14.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4.68亿立方米,径流深1328毫米;最大年平均流量19立方米/秒,最大年径流量5.59亿立方米(1975);最小年平均流量10.6立方米/秒,最小年径流量3.35亿立方米(1969),年平均流量最大最小值较差1.79倍。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170立方米/秒(1975),最枯流量2.45立方米/秒(1972)。1951年至1956年曾在元通镇设水位站,1957年在马家磨设水位站,1982年水位站又迁元通镇上场以西,控制河长64公里,流域面积758平方公里,实测年平均流量52.2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
据马家磨水文站21年实测水文资料计算:西河五年一遇洪水为1492立方米/秒,二十年一遇洪水为2476立方米/秒。按推理公式计算,二十年一遇洪水,马家磨为3709立方米/秒,西江桥为4100立方米/秒,蒙渡为4890立方米/秒。1981年7月马家磨水文站实测了“八一·七”洪水(1981年7月13日四川特大洪水)12日至13日涨落过程。
西河常年平均流量为21.6立方米/秒,最大洪峰为3730秒立方米(1966 年7月27日在龙王渡处实测),龙王渡河段安全泄洪量为3000立方米/秒左右。解放前,流入西河中游的沙沟河、黑石河、羊马河等均分水于外江(金马河),各河口均有口无闸,汛期,洪水澎湃横流,分水口堤率被冲毁,洪水大量涌入西河,致使西河中下游水量大增,往往泛滥成灾。1974年外江节制闸建成后,沙沟河、黑石河,羊马河均在沙黑总干渠分水,不再负担都江堰排洪任务,西河水情大有好转。
主要支流
其主要支流如下。
干五里河,西河支流,属岷江二级支流。清乾隆年间(1736~1796)修《崇庆州志·山川》载“:干五里河两头皆水,惟中五里独干,故名。”究其原因,大概在地穴中,有一段为暗河。干五里河发源于和平乡(三郎镇)山区大崩槽老顶南坡与六顶山东坡之间,西北流向东南,经大瀑布后,名响水沟,再下数里为龙石岩,即九龙沟,继续东南流,出山区后经何家场、上元乡味江村,至胥家河坝汇入味江。干流河长27公里,平均比降5.8‰,流域面积107平方公里。上游九龙沟是成都市名胜之一,沟内生态良好,风景宜人。据和平水文站1981年至1994年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年平均流量2.8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0.89亿立方米。
西河支流味江河,属岷江二级支流。《槐轩杂著》载“:唐安西北有味江,泉冽而甘。”唐安即今崇州市。《太平寰宇记》载“:味江出青城县长乐山下,水味甘美,故名。”味江河发源于崇州市和平乡(三郎镇)以北山区大崩槽老顶东坡,东北流入都江堰市境,上游河段称太安河,流至坪乐村后折向东南,经泰安乡至东河村,折向东流,经西河乡后再入崇州市镜,又经街子、上元,纳干五里河后于胥家河坝汇入西河。味江河干流河长42公里,平均比降3.9‰,流域面积172平方公里。
味江河:发源于和平乡大崩槽老顶的东西山麓,经五马槽北流入都江堰市境,至泰安寺折东南流,至戴家桥折南流,经两河口南流入县境街子乡,在街子场出山,到胥家河坝与干五里河合流,于元通镇的二江桥注入西河。味江总长39公里,集雨面积181.35公里2,境内长17公里,出山后长9.6公里,平均河宽120米,平均比降3.9‰。
干五里河:西河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和平乡山区,北源出自令牌山,西源出自六顶山,二源于红纸厂相汇,东南流至两河口与油溪河汇流,经和平场出山东南流至上元乡胥家河坝与味江汇合。干五里河长27公里,集雨面积94公里2,出山口后长6.55公里,平均河宽100米,平均比降5.8‰。由于地穴的缘故,河流有五里长的地段成为暗流,故名干五里河。
沙沟河:自都江堰市黄家河心小罗堰起水后,南流至都江堰市大兴乡二江桥,西分一支为泊江河,再南流于安龙乡游家桥下1公里处入县境,南流汇入西河,总长35公里,县境内长7公里。
泊江河从灌境大兴乡二江桥之沙沟河分水,流至安龙乡麻柳湾下1公里处入县境,南流注入西河,全长17公里,县境内长5.6公里,平均河宽65.3米。1970年改渠后,都江堰给西河灌区输水经由此河,沙沟河不再承担输水任务。泊江河输水至西河后,灌溉县内农田20万亩。
白马河:其上源无主要干流。从沙沟河分支的观音堰沟、漏沙堰沟在彩虹桥汇流,称为自塘河;到小罗寺,杨柳河汇入后,始称为白马河。至徐老碾,又有龙夻河汇入,才成正流。白马河正流在大划乡的戚家湾分泄黑石河的洪水,之后于三江乡的石板滩注入西河。白马河总长34公里,集雨面积42公里2,平均河宽76米,平均比降2.7‰,最大排洪量为350立方米/秒。
黑石河,又有“黑石大江”之称。于都江堰市柳街乡前进桥流入县境,南流经观胜、梓潼、廖家、崇平、羊马、安乐、安阜、大划、三江9个乡镇,于三江大桥处与羊马河汇合流入新津区。黑石河总长65公里,境内长32.15公里,平均河宽40米,平均比降2.86‰,集雨面积64.8公里2。黑石河灌溉都江堰市、崇庆、温江、双流、新津5县33.6万多亩农田,其中崇庆22.35万亩。
羊马河,自都江堰市大兴乡布袋口之黑石河起水后,在关羽庙进入崇州市境,经梓潼、廖家、崇平、羊马、安阜、江源、听江、三江等乡,在三江大桥处与黑石河汇流,南流入新津区境。羊马河有二支流,东支流石鱼河,西支流青羊河。羊马河为岷江排洪河道之一,其总长为48公里,集雨面积60.5公里2,县境内长29.3公里,平均河宽40米,平均比降2.89‰,排洪能力为200—250立方米/秒。
向阳河:1970年开建,自道明乡三合堰桤木河渡槽起,至道明、济协交界处的赵家滩流入西河,全长3.3公里,是桤木河上段的排洪河道,减轻了桤木河下段的洪水危害。
治理开发
引水灌溉
上游渠道
西河灌区.此区包括西河(含上游文井江)、干五里河、味江河、桤木河、干溪河等灌溉范围,即西河以西及沿河地区。西河也先后经沙沟河、泊江河,受都江堰之来水,但以山溪河流之水为主。区内民堰,西河40道,干五里河10道,味江河10道,桤木河19道,干溪河6道。
建国前后,新修的渠堰有10余处:
泗江堰,始建于1970年,起源于文井乡西河右岸,止于安西场镇九、十斗渠,全长11.695公里,渠首引水流量为8立方米/s,斗渠10条,总长度34.8公里。泗江堰发挥着多种功能。泗江堰除了承担灌溉用水外,还承担部分综合经营用水的功能,例如向城区输水、种植、养殖、动力等供水任务。每年的3月至6月主要承担灌溉任务,而5月至10月主要承担防洪任务。
刘公堰(今人民堰),初建于民国时期1931年,刘文辉即派其二十四军部队督导开凿。此堰于元通镇西河龙家沱处开口引水,横截文井江及干五里河、味江河合流段,西流至公议场入朱崇河,以补桤木河水源之不足,可灌崇、大两县农田7万余亩。为不忘刘文辉督导开凿之功,故名刘公堰。1955年,将上段灌区划归乌木堰,下段灌区划归三合堰,废除刘公堰。1968年在原址又新开沟口,恢复上段灌区,更名人民堰。
万成堰,1931年由大邑刘姓宗族倡导修建,利用古济民堰口,从西河引水入桤木河,灌崇、大、新3县农田3.5万多亩。修堰时赴工者以万计,旬余告成,故名万成堰。1953年改称和平堰。后由三合堰取代。
翻身堰,1951年3月动工修建,4月下旬完成。渠道从道明乡桤木河内引水,经东关乡、王家(今王场)乡入干溪河,解决东关、王家、崇德、安顺及大邑县五龙、银屏、苏家乡共2.86万亩农田所需之水,结束了这一地区长期叫做“干江坝”的历史,故名翻身堰。后由三合堰取代。
三合堰,为调剂西河灌区水量,由四川省水利厅承办新修三合堰。1954年12月1日动工,至1955年3月上旬完成。该堰从公议乡马家磨西河右岸引水,经公议、道明、东关、王家,绕大邑城北,越斜江,再经大邑王泗乡、邛崃桑园乡入邮江。干渠长37.59公里。
新堰,1951年春修建,从钻佛岩干五里河引水,至城隍庙山沟,灌周家坪一带山沟的筒车田及早改水田。1955年春扩修,渠道延长至观音沟。1957年新建观音沟渡槽,再延至街子场,落水入味江。共灌田0.32万亩。因引水量小,1980年街子公社修建电灌站,提味江河水补充尾段水源。
西山堰,1962年冬动工,次年春建成。从西山公社纪家弯磨房引文井江水,沿山脚绕祖灵寺,经西山场,入和平沟。渠长6.2公里。在观音岩分流建倒虹管穿文井江,灌江左之筒车田。渠道引水1.2立方米/秒,倒虹管分流0.3立方米/秒,共灌高水田和早地改水田0.32万亩。
下游渠道
西河灌溉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已经存在的灌溉渠堰有:小水堰,引文井,灌溉新津城西面积800亩;十里堰,引文井江,灌溉东岳庙面积400亩;羊头堰,引文井江,灌溉江城市下面积5300亩;石头堰,引文井江,灌溉龙马寺上下面积5600亩;铁溪堰,引文井江,灌溉北平观上下4980亩;千功堰,引桤木河,灌溉方井寺𭿥6520亩;草木堰,引桤木河,灌溉溢马漕上下3300亩;新开堰,引文井江,灌溉北河坝300亩;花红堰,引羊马河,灌溉白溪嘴上下5000亩;新开堰,引羊马河,灌溉张河心100亩;永通堰,引羊马河,灌溉福田寺上下4400亩。
白溪堰,位于金马河和西河汇流段,属于西河旧分洪河道,起于地源水厂旁,经过秀水芙蓉寨汇流电厂沟分洪水,止于外实校和一中之间排入岷江,全长2.65公里,为保证城区防洪安全,1996年,对白溪堰入口进行封浩,拆除了残堤。主要承担了电厂沟分洪、区间排涝和自来水厂取水作用。白溪堰饮用水源取水口,所承担的服务范围覆盖了大半个新津。
河道治理
堤坝:包括两岸河堤和引水渠堰的导水坝、溢流坝。过去,西河堤防主要是沙石堤、干砌卵石堤和竹笼堤,坚固性差,抗洪能力低,工程数量也较少。1974年前,西河仅有这类一般堤防28.2公里。随着西河的整治,县境内河道两岸全部新修了浆砌堤防工程。从西河内引水之渠堰导水坝,过去绝大多数为竹笼、卵石坝。建国后经过合沟并堰,改革工程,原有堰坝废除较多,现有堰坝均改建为混凝土卵石坝。主要有:乌木堰导水坝(1973年建)、人民堰导水坝(1973年、1981年建)、三合堰导水坝(1964年、1981年建)、千工堰导水坝(1965年建,1977年改建)、石头堰导水坝(1966年建,1970年改建)。
1969年冬,由新津区组织12个公社投工2320万个,在顺江乡东关庙1840米长的河段上挖河,和重点筑堤束水。以后继续治理,至1982年复查,西河右岸12.25公里岸线上筑堤防9.53公里,左岸9.6公里岸线中新筑堤防9公里。西河经过治理后,两岸6万亩农田减轻洪灾。但先主祠至蒙渡、白头堰至万和场、张林至杨河坝等段,因堤防结构较差,抗洪能力十分薄弱。此外,尚有少量河段未进行治理。西河原设计过洪量为4000个流量。治理中,过洪量未能达到原设计量,蔡林处约为1308个流量,吴店子处约为2634个流量,而此两处在1954年至1980年之间,洪水超过其流量的次数,蔡林为10次,吴店子为2次,故沿岸仍受到洪水的威胁。且因治理工程中基础深度不够,基漕未认真回填,河床中心堆积物未清除,故洪水常冲刷两岸,淤积河心,有的工程段巳成病害工程。
水电开发
西河上游崇州境内流域,电站较多,较大的有:
青峰岭电站,位于西山乡青峰岭。系崇州市和四川省成都水力发电学校共同修建的生产、教学相结合的电站。引文井江水发电,引用水量14立方米/秒,设计水头35米,装机3台,容量3750千瓦(以下各站水头皆指设计水头,千瓦皆指装机容量),于1973年11月动工,1979年底建成,安装第一台发电机组,1980年1月正式试车发电。1984年底安装第二、三台机组。1978年7月12日,四川省计委以川革计(78)691号文《关于崇州市青峰岭电站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处理通知》决定:青峰岭电站建成的所有权归省电力局,领导和管理工作也由省电力局负责,投产利润县、校各半分成,所发电力全部就地供给崇州市安排用户。
三合堰电站,位于西河三合堰口。系经省水利局批准,由外江管理处于1979年9月动工修建,1981年7月建成。电站引西河水56立方米/秒,水头8米,装机4台,3200千瓦(4号机组待安装)。1981年12月,外江管理处与成都供电局签订合同,于次年1月正式并网送电。
万煤电站,系万家煤矿修建的自用电站。1980年动工,1982年投产。引文井江水7.6立方米/秒,水头59米,装机2台,4000千瓦。1985年12月,县小水电公司架设万煤至青峰岭35kV输电线路9.5公里,使万煤电站和黄漕沟电站多余电量送入县电网,供平坝区用。
道明电站,位于道明场附近三合堰干渠上。1964年3月经省水电厅批准修建,1965年4月建成投产。引水流量18立方米/秒,水头6米,至1966年装机3台,750千瓦。为当时温江地区修建的最大一处电站。乌木堰电站位于西山双板桥乌木堰渠道上。由西河管理处同西山、怀远公社联合修建。1966年11月动工,1967年底建成投产。引水流量6立方米/秒,水头7米,装机2台,320千瓦。现由外江管理处和西山乡派人共同管理。
水库
向阳水库,于1971年11月5日动工修建,1972年底建成。这座水库采取引蓄办法,秋蓄春用,以补充平坝地区春灌水源之不足。水库位于道明乡罗汉沟,集雨面积约2公里2。坝高40米,底宽270米,顶宽6米,顶长210米,库容1500万立方米。水库利用四新堰作引水渠道,引乌木堰水,引水渠长25公里。大坝无泄洪设施,建竖井隧洞放水入三合堰。最大放水量6立方米/秒。1973年、1976年大坝两次滑坡之后,多次对大坝进行整治,整治后,坝高减为38.5米,坝顶宽11米,限制库容调整为1310万立方米。同时,对引水渠道也进行了长期整治。经过整治后,1977年由温江地区水电局验收,认定合格。
李家岩水库,位于文井江上,坝址位于崇州市怀远镇境内青峰岭大桥上游约1.3公里处。最大坝高123米,总库容1.71亿立方米的大二型水库。成都市第二水源地。可控制流域面积352.6平方千米。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向周边供水2.7亿立方米。其中,每年为成都市城区供水1.43亿立方米,相当于108个锦城湖库容。工程同时还能提供0.42亿立方米应急备用水量,可满足成都中心城区至少30天、人均70%用水定额的应急水源需求。
航道航运
水道
西河从西北向东南斜贯县境,为县内一条最大最长的河流。在元通以上水小滩多,不便航行;至元通茅草桥有味江、泊江、沙沟河水注入,水量增大,有航行之便。由元通起航,经白马渡,徐家渡、方渡,至龙王渡,达于新津汇入岷江,境内长29.1公里,是县内一条水上交通的主要航道,可通行3t木船。通过这条航道,县中的菜油、麻布、麻皮、川芎、郁金等农副产品可运至嘉、叙、泸等地,又从外地输入糖、盐、纯碱、棉纱等工业品。由于这条航道的水运之利,元通早在清咸丰年间就发展为巨镇。民国《崇州市志·方舆》称其“商贾殷阗,廛闬栉比,江中舳舻上下转运无歇”。建国初期仍然通航,后因水系调整,航运渐废。
西河又名文井江,发源于崇州市山区,经崇庆元通场南下入县境张家场。河宽约80米,全长55公里,在新津境内一段长12.25公里。下流经吴店子、龙王渡到县城东面汇入小南河。西河滩多水小,枯水季节不能通航,每年3至11月可航行5至10吨木船,至1990年代已大部淤塞。
支流羊马河水道。据《新津乡土志》记载:“羊马河在县东北,岷江之第三支流也。由都江堰市中兴场分一支为青羊河。羊马河南流至清凉寺入崇庆州界……过江原废县经三江口……至县(新津)之新开堰复分一支至新兴场,合流又分二支至龙王渡,合西河汇流入江”。羊马河在县境一段长约8.7公里。崇庆州三江口以下建国前可通航3至6吨木船。1970年废河还耕,仅留20米宽的排水渠,已不能通航。
渡口
船、唐船等3处。西河系,共20处。元通以上有鸡公渡、中兴渡;元通以下有姜市渡、长寿渡、吴渡、唐渡、白马渡(赵滩)、杨筏渡、西江渡、上南渡、下南渡,高渡(天涯渡)、徐家渡(牛皮渡)、孙家渡、陈家渡、新开渡、鱼笕渡、张渡、方渡、蒙渡。蒙渡为境内西河最后一渡。
原崇州市内名渡有三:西江渡,亦名杨泅渡,在县城西门外西河上。清初,为州八景之一,称“西江晚渡客三千”。后建西江古桥,桥、渡并存。往昔水运兴隆,下运油、麻、烟,上运丝、棉、盐,多集散于此。今为西江桥取代。
上南渡,位于县城南门外西河上。清代南河坝傍渡口左岸宽广可牧,河中舟楫往来,岸边牧童横笛,为州八景之一的“前村牧笛”。今渡口犹存,由水运灰沙砖厂经营。
元通汽车渡,1957年建崇方路时,始在该路与西河交叉处设渡口管理所,采用钟摆式渡运,主要渡运来往汽车。至1968年的11年间,渡运汽车20万余辆次。1968年随着元通工农兵大桥建成,渡口及管理所撤除。
西河渡口,为新津至兴义、顺江至万和横跨西河的各处渡口。仍有龙王渡、东关庙渡、双合渡、万和场渡、范渡、泗江渡、锦江渡等7处。龙王渡有木船4只,泗江渡有木船1只,当时为航运公司经营,后由生产队管理。其余渡口,仅各有木船1只摆渡,为生产队经营。龙王渡还有汽车船1支属县养路段管理。1987年5月龙王渡大桥建成,渡口即告取消。
航线
新津至崇、温航线:包括西河、羊马河、金马河、杨柳河4条航路。从新津运出食盐、棉花、棉纱等物资年约2000多吨。由崇庆、温江运来粮食、菜油、大麻、木材、药材、石灰、灰石等,年达2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