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黑斑病是由人参链格孢引起的、发生在
西洋参的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参株地上、地下任何部位,如根、侧根、根茎、芽孢、茎、叶柄、花轴、果实、果柄、种子等均能被侵染引起发病,但以叶、茎、花轴、果实、果柄受害最为普遍。
西洋参黑斑病病原为人参链格孢(学名:Alternaria panax Whetz.),属
半知菌亚门、
链格孢属真菌。
分生孢子梗束生,一般2-16根不分枝,褐色,顶端色浅,基部细胞略大;分生孢子梗正直或生1个膝状节,具隔膜15个,大小(16-64)微米×(3-5)微米。
分生孢子黄褐色,倒棍棒形,单生或2-3个串生;嘴喙略短或长,色浅,不分枝,孢身至嘴喙逐渐变细,孢身具横隔膜3-15个,纵隔膜0-9个,隔膜处稍缢缩,大小(32-96)微米×(12-14)微米;嘴喙具横隔膜0-3个,大小(6-74)微米×(3-5)微米。
病菌生长发育适温25℃,最高30℃,最低10℃,在18-22℃条件下,分生孢子在水中经4小时即萌发。平均气温15℃,相对湿度76%,潜育期7-10天;7月中旬-8月下旬,田间潜育期5-7天。
西洋参黑斑病主要侵染西洋参的叶片、茎秆、果实和根。叶片染病后多数产生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周围具有锈褐色轮纹状宽边,呈水渍状,病斑干燥后易破裂,遇阴雨天气病斑会迅速扩展,数个病斑连成一片,致叶片枯萎脱落。茎秆染病后生椭圆形黄褐色病斑,逐渐向上下扩展,病斑中部随之凹陷变黑,上生黑霉(即分生孢子)。如不能得到及时控制,病斑横向扩展截断输导组织,地上部于病斑处弯曲下垂,干枯死亡。果实染病后表面产生不规则褐色斑点,着生墨绿色霉层,胚乳变黑腐烂,导致果皮慢慢干瘪抽干。根被侵染后,主根、侧根、根茎及芽孢呈棕褐色,生湿腐病斑,烧须,并逐渐扩展至全部根,最终变黑腐烂。
1904年,参黑斑病在美国大流行;其后该病在
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安大略)、
美国(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俄亥俄州、密执安州、印第安纳州、伊利诺斯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缅因州、马萨诸塞州、北卡罗来纳州、密苏里州、肯塔基州、加利福尼亚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佐治亚州等)均有发生。中国引种的西洋参,在东北、华北、华中栽培区叶普遍发生。
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于种苗或病残体上越冬。在春季气温达到18-21°C时,晨露或雨后茎叶表面形成一层水膜,而包裹在其中的分生孢子在4小时内即可萌发,侵入植株后迅速繁殖,其间可能分泌某种毒素,使植株细胞死亡,并在茎叶上形成具有明显轮纹的病斑,在防治不利的条件下,病菌可在西洋参整个生育期内会形成多次侵染,造成参苗成片死亡。覆盖物及病残体是黑斑病菌分生孢子越冬或躲避干热气候的场所,也是下个生长季节的初侵染源。
西洋参为多年生
宿根植物,1-2年生植株发病轻,3-4年生植株发病重,而且易造成多次侵染。如果春季多雨,则西洋参黑斑病易大发生并可造成多次浸染。
气候因素、栽培条件及初侵染源等是影响西洋参黑斑病发生发展的因素。西洋参黑斑病在中国华北、东北于6月间开始发病,进入7、8月雨季盛发,暴风雨是该病流行的重要条件。夏季连续阴雨天西洋参黑斑病的发病会相当严重;气候干燥发病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