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书院
雍正元年南海知县宋伟于捐资创建的书院
今日广州越秀区的西湖路上。其前身是南海义学,由南海知县宋伟于雍正元年(1723)捐资创建,雍正八年( 1730)时知县刘庶亦捐廉修建。到了嘉庆八年(1803),广东布政使康基田大兴书院,捐资修建了羊石书院及禺山书院,同时也拨司库银扩建了南海义学,井将南海义学改名为西湖书院,西湖书院便于此时设立。
简介
及至道光年间.西湖书院已渐见破旧,多处崩塌。南海县人冯侣笙、知县徐佩韦、广州知府锡镰等人倡导
集资,再次扩建修复西湖书院。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动工,至三十年(1850)年落成,费银6000余两,加建了东、西两厢及刻书室数间,移昭忠祠于西, 崇祀广东历代殉难官绅;后又加筑先贤堂,用于祭祀宋朝周、程(二程)、朱、张五夫子,使西湖书院略具规模。入大门为书院外院,以石栏围绕,设置厨房水井;书院中为讲堂,两旁有生徒斋舍(宿舍)十数楹,可住生徒四五十人;讲堂后为东西两厢,是院长蓄书校文及住宿之地,亦作文士交游之用。
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西湖书院改建为南海初级师范简易科馆,三十二年又停,三十三年(1907)改
为南海中学堂.不久南海中学堂又迁往城西的芦荻巷,西湖书院遂废。
西湖书院的制度
西湖书院由南海知县所建的南海义学改建,属官立的县级书院,主要是教授科举制艺。
西湖书院初设立时,书院制度也是极不完善的。据记载,书院向无经费定例,只是聘请南海县的士绅为院
长主讲,每年由南海县的乡绅推选,送呈知县报批。每年由县署发院长薪金120两,南海学宫发薪100两,一年只得220两。每年春季,由知县进行甄别,选取的正、附课生也无定额,生徒的膏火奖赏也无定额,由县署发放;且又只发官课,师课则无。
至同治四年(1865),知县吴复斋捐廉1100两两,又将石湾的10间官铺变卖得银500两,尽拨归西湖书院所用,六年(1867)知县郑云帆拨官银1000两、广东巡抚蒋益沣拨2000两发商生息,、作为西溯书院的经费,西湖书院始制定生徒膏火奖赏制度。但是统而计之,西湖书院共有经费本银4600两,息银每月只得46两,一年收息只得552两,所得甚少,所以其膏火奖赏较其他书院也就少得多。
书院每年开课时间只是从二月到七月,每月三课,逢初五、十五、二十五日考课制艺试帖;设有监生正课生十五名,童生正课生二十五名,生、童正课生每人每月得膏火银一两,共四十两;官课的奖赏由县署发给,无定额;而师课的奖赏则由书院经费发给,监生正课生取前五名:第一名五钱,第二、三名三钱,第四、五名二钱;童生正课生取前十名:第一名五钱,第二、三名三钱,第四、五名二钱,第六至十名各一钱五分。统计奖赏每月只得四两七钱五分,真可谓精打细算。不但如此,生徒人学还须缴费,不论住院与否,正课生每人都要交贽见银四文,附课生住院则亦要交纳四文,不住院则纳两文,书院内的一切杂务也是从生徒中派人打理,所封酬金也只是一钱、二钱。这也是经费过少的原因。众议皆言奖赏过少,复议增加。又加赏作文二十名、赋十名,但是经费无所出,故所奖亦甚少。县中人又倡议筹款以扩经费,但亦是不了了之,并无定论,所以西湖书院比较起同是县级书院的禺山书院,规模影响也就远为不及。虽然如此,西湖书院还是为南海生童提供了学习制艺基础的地方,所聘的院长亦多是名士,培育的人材为数也不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1 14:02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