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芳庄镇溪东村西溪自然村,面积近5万平方米,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西溪遗址中心区域为一高出四周农田约2米的长条状高地,东西长300余米,南北100余米,面积近5万平方米。遗址的南、北、西三侧有河流呈半环状环绕,为西溪遗址的先民在生产、生活、对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西部保存相对完好,为生活居住区,南缘有零星的婴幼儿墓葬。东部基本压在现代村落之下,推测为死亡埋葬区。遗址周围地势低平的农田为古代居民从事稻作农业的一般性活动区,面积达10~15万平方米。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被两条小河环绕,交汇合流形成大河后流入宜兴境内的南溪河,构成太湖水系的有机组合部分,也成为古代先民对外交流联系的便利通道。通过考古发掘,发现了马家浜文化时期灰坑109个、灰沟3条、婴幼儿墓葬4座、祭祀遗迹1处、房址16座以及大面积多层次的建筑遗存柱洞群,明确了大范围分布的蚬蚌螺蛳类遗存的堆积方式和堆积性质。还清理了良渚文化时期墓葬1座、灰坑2个,商周时期灰坑2个,唐宋时期墓葬3座。西溪遗址为马家浜文化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主要遗存形成于距今约7000 ~6000年。
第1层,厚约0.4~0.5米。耕土层,灰土,士质疏松。第2层,深0.4~0.5米、厚约0.5米。灰黑土,夹杂丰富的红烧土块及螺蛳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陶片,器类有鼎、豆、盆、罐等。第3层深0.9~1.0米、厚约0.6米。螺蛳壳、贝壳堆积层,包含少量陶片等遗物。第4层,深1.5~1.7米、厚约0.4米。灰土层,土质疏松,沙性强,内含陶片等物,可辨器形以釜类为主。第5层,深1.9~2.1米、厚约0.4米。灰黄土,七质较硬,土质纯净,不见任何文化遗物。第6层,深约2.3~2.5米。黄褐色生士,土质较硬.在诸文化层中,未发现遗迹现象。
根据陶系及器形特征,西溪遗址可分早、晚两个时期。早期以4层为代表,陶系以夹蚌红陶为主,流行在器表施红衣及黑衣,有少量的夹蚌灰陶和泥质陶,基本不见纯粹的夹砂陶。器类有釜、豆、罐等。其中又以釜为主,釜又可分罐形、筒形两种,带鋬。罐形釜腰腹部的腰檐呈脊状,窄小;筒形釜则为宽腰檐,陶胎中普遍以蚌屑作为羼和料,腰檐以上施红衣或黑衣,以下则不作修饰。这些特征与
骆驼墩遗址早期遗存完全一致,时代上应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早期。晚期则以2、3层为代表,陶系上仍以夹蚌红陶为主,并占绝对多数,有少量的夹蚌灰陶、泥质陶,偶见纯粹的夹砂陶,红衣及黑衣陶已不流行,只占较少的比例。这一时期釜已基本不见,而在4层所不见的鼎一跃而成为主要的器形,还有盆、豆、罐、钵等器。鼎足数量较多,形态多样,流行施捺窝、附加堆纹、凹槽,鼎腹部皆出脊,上腹施弦纹,下部则不作修饰。鼎腹已出现用慢轮修整。但不见
崧泽文化典型的侧三角形鼎足,以及豆类器物上的方形镂孔,也不见豆、罐等器腹有明显的折腹,其时代上应大致相当于
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的过渡阶段。
西溪遗址主要为居住遗址,在原始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丰富信息量,其丰富内涵大大超出一般墓地,对以往资料作了较好的补充。同时,西溪遗址的堆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分别相当于马家浜文化早期和马家浜文化晚期向崧泽文化过渡阶段,系首次在所发掘的遗址中见到,这为太湖西部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及谱系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2013年3月5日,西溪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