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炮台
营口西炮台
西炮台原名营口炮台,初名没沟营炮台,坐落于辽河入海口左岸、营口市渤海大街西端路北。
历史沿革
西炮台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竣工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它是清政府兴办北洋水师在东北沿海建筑的重要海防要塞。为东北地区近代最重要的海防工程之一。
据《辽宁省史迹资料》记载:“公元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曾在这里阻击日本侵略军。这年正月末,日军连陷大石桥、大平诸要地,清军退保田庄台,以防日人西犯。
二月,日人欲进营口,夺我炮台。海防练军营管带乔干臣率兵500发炮猛击,日兵不得逞,复派兵百余人由埠东渡辽河,潜入。
干臣度不能守,变退兵田庄台”。
营口失守后,炮台、房舍都被日寇破坏,仅存台基。
1900年8月12日,俄兵占领营口后,又将西炮台在甲午战争后添置的巡船,尽数捣毁,库存弹药、服装等也全损失。1948年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营口时,抢占西炮台之后,迅速插入海岸,断绝敌人的海上逃路,并全歼逃向海滩之残敌。
营口解放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炮台时,曾在主炮台正中修建了望楼一座,在围墙上置铁堡数个。1987年,为恢复营口西炮台原貌,经辽宁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将望楼和铁堡拆除。
1963年营口西炮台遗址被列为辽宁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在对营口炮台进行清理工作中,发现了铁炮、炮弹,洋枪子弹、铁、石筑墙夯具,青砖、柱础、滴水、瓦当、瓷罐、瓷碗、瓷盘、瓷匙、銮铃等文物近百件和原来的房址遗迹。
2006年5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传说
据传说,炮台上的围墙是用煮熟的黄米(有较强的粘性)掺入沙石、白灰、黄土里,经夯实而成。因此,至今残墙仍很坚固。1937年出版的《满洲古迹遗闻》一书在介绍炮台时,也有此说。
炮台设计
西炮台的全部建筑由护台地、壕、围墙、炮台三、门三、影壁三、水洞二、蓄水池二,以及吊桥、营房、军械库、火药库、电线库、哨楼、防潮坝等组成。整体形如只东飞的大雁,主体呈凸字形,占地约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是大小炮台、围墙和护台壕。
大炮台居中,东与正门相对,台通高8米,分两层:下层长52米,宽54米,高2米;上层长44米,宽43米,高4米。
台顶四周筑有矮墙,高2米,宽1米多。墙下周围设炮眼八处。炮台东有一条长62米、宽9—12米的坡道,通达台上。顶围墙外有1米多宽的马道,以做回兵之作。
大炮台左右各有一座小炮台,大 同,形制一致。台长16米,宽14米,高4.7米。围墙周长约800多米,墙宽2—3oy ,高3—4米,外陡,内有平坦马道,比外围墙低1米多。蓄水池一个在台院南,另一个在台院北,面积为1200多平方米,是当年驻兵饮水之源。三个门均在炮台东面。
东围墙正中开下门,最大,设在围墙外凸处,两侧各开一旁门,均已倒塌。三个影壁都置于门外30米处,也已倒塌。正门所对影壁最大,高4米,长25米。
围墙内有驻兵营房200余间,食堂在北蓄水池东岸。军械库在主炮台通向正门的坡道下。北围墙上有哨楼一,南围墙上有哨楼二。大炮台上也有哨楼。两侧翼蔽5余公里的土墙,基宽10米,顶宽5米,高2米。
此墙用处有二:一为防止海水浸涌,起防潮作用;二为增兵防守之用。当年炮台上置有口径21厘米的铁炮2尊、口径15厘米的铁炮4尊、口径10厘米的铁炮4尊、三楞铜6尊、洋装炮36尊。经考察,这52尊炮都是当时中国江南制造总局兵工厂光绪八年造和德国兵工厂造。炮台配置这些大小炮不仅能纵射辽河下游河身,也能向东、南、北三面陆上射击。
炮台景观
西炮台景观之全景图
西炮台风景之正门
西炮台风景之侧门奋威
西炮台风景之侧门振武
文献记载
据清杨同柱所著《沈故》一书记载:“光绪八年建炮台开辽河东岸海船入口处,台墙围二百六十余丈,前面随辽河湾转作扇面形,中间筑大炮台一座,两旁平炮台二座,以取迎头还击之势。大炮台睥围墙下,有暗炮洞八处,以备伺便平击之用。
军械库等即在台下。后面中间营门一,两旁营二,水洞二。内筑兵房二百间,水塘两处。台前在长壕一道,围墙两旁又筑墙十余里,翼蔽左右”。
据《营口县志》记载:“光绪八年,北洋大臣奉旨,会同盛京将军扎饬营口海关道续昌,择度要塞地形,于辽河口沿海东岸建筑炮台一座,并修营房二百间,当由北洋大臣派官二员,兵百名,来营督修。旋加派毅军两营、奉军两营、道标一营”。“光绪八年秋,调奉军前营步队管带乔干臣营接带旧军。
九年夏,以兵数不敷分布,增添一倍,计分中、前、左、右、后、副前、副后、亲兵、骑失,各哨驻守炮台”,并兼修炮台。光绪十年(1884年)夏,左宝贵来营筹办海防,督修炮台。
参考资料
炮台景观.营口西炮台.2006-08-23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4 19:5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