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广东省湛江市
霞山区仅是个小渔站。早期的霞山没有确切的地名,周围稀稀落落分布有谢屋、
霞山、炮台仔、郑屋、海头港、洪屋等村落,曾统称海头汛,属雷州府遂溪县二十二都管辖。
海头小港,供民船停靠。渔民赶潮在此兜售水产鱼货,邻近乡民小贩则挑来柴米等日用品与渔民交易。潮涨成圩,潮落收市,海滩仅有一字排开的茅棚数间遮日避雨。渔民在海边建有砖木结构的“海生宫”庙(原海富酒店旁),意指渔民都是海的儿女,祈求保佑平安,这也是霞山最早建筑之一。
1899年法帝强迫清政府,把包括今
霞山在内的518平方公里陆地和1912平方公里的海域,总称
广州湾(
湛江市旧称)划为法国租界。法帝入侵后,驻军在麻斜和海头港,根据兵营的位置称为
东营和西营。
当时,广州湾设东营、西营两个市及
赤坎、
坡头、淡水三个区(后增设
赤坎市,今为
赤坎区),西营是广州湾法国当局最高行政首府所在地,这是
霞山原称西营的来由。法国侵略者,为纪念其战舰“白雅特号”最早登陆
广州湾,又把西营称为“白雅特城”,但民间一直沿用西营地名。
抗日战争胜利后,
广州湾光复,1946年湛江建市,西营作为市辖一个区,地名保留。解放后至1956年,湛江市仍沿袭使用西营地名,市委、市人委行政机关设在西营。
西营以“市”来包括,造成混乱,给人民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变。
湛江市人委根据市区中心有个大村庄霞山村,位置刚好又落在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旁,经请示省批准,1958年6月30日,把西营改称为
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