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茉莉(Huodendron tibeticum (J. Anthony) Rehder)是安息香科山茉莉属植物。乔木或灌木,高6-25米,胸径约25厘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红褐色,圆柱形或近顶端常稍扁,老枝灰褐色。叶纸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稀卵状披针形,长6-11厘米,宽2.5-4厘米。伞房状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无毛,长4-8厘米,宽2.5-7厘米。蒴果卵形,长约3毫米;种子棕色,长约1毫米,具网纹。花期3-5月,果期8-9月。
形态特征
乔木或
灌木,高6-25米,胸径约25厘米,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红褐色,圆柱形或近顶端常稍扁,老枝灰褐色,常呈纤维状纵裂。叶纸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稀卵状披针形,长6-11厘米,宽2.5-4厘米,顶端长渐尖或具短尖头,基部宽楔形,边全缘,少有锯齿,两面均无毛,侧脉每边5-9条,和中脉、网脉在两面均明显隆起;叶柄长5-10毫米,上面具凹槽,无毛。
伞房状
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无毛,长4-8厘米,宽2.5-7厘米;花白色,芳香;花梗纤细,长3-5毫米,近中部有钻形小苞片,早落;
花萼管杯状,高约2厘米,
萼齿卵状三角形,长约为萼管的一半,边缘有毛;花瓣线状长圆形,长6-7毫米,宽1-1.5毫米,顶端钝,外面被短柔毛,边缘被毛较密,内面无毛,
花蕾时作镊合状排列;
雄蕊10枚,与花瓣近等长,花丝长4-5毫米,扁平,无毛,花药长约2毫米,药隔顶端3齿,齿长约1毫米,中间的常较侧边的短;花柱3或5裂,分裂几达中部,稀至基部。
蒴果卵形,长约3毫米,无毛,外果皮肉质,褐棕色,内果皮坚硬,黄棕色,有略弯的果梗;种子棕色,长约1毫米,具网纹。花期3-5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西藏山茉莉垂直分布在中国广西西部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云南西北部1500-2000米之间,贵州南部海拔700-1200米,湖南湘西南海拔700-950米山谷沟边的阔叶树混交林中。适应性强,不但在湿润肥沃的山沟、山麓溪边的土壤中能旺盛生长,而且在土壤营养元素极其贫乏的条件下亦能生长良好,个别植株甚至在40°以上的陡坡也能扎根生长。属中性偏阴树种,幼树较耐荫。该树种是常绿叶林区次生林的中层树种,常与青网栎、桂南木莲、甜槠等混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西藏东南部、云南(文山、贡山、碧江)、广西(龙胜、德保、金秀、阳朔)、贵州(凯里、从江、望谟)和湖南(沅陵、黔阳)。
繁殖方法
种子采集
西藏山茉莉果实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熟,蒴果呈黄绿色且尚未开裂时,就要及时采收。种子极小,要用放大镜才能分辨种子的形状。果实采回后,不能暴晒,只宜放在室内阴干,待果壳裂开后,将种子筛出,用纸袋包好进行干藏。
圃地准备
苗圃地应选择日照较短、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壤土,圃地要深耕细整,施足基肥,并进行土壤消毒。床面平整后,在苗床上铺垫层3-5厘米厚的黄心土,用10厘米宽的木板条,在苗床上压成深1厘米、宽10厘米的播种沟,条距25厘米。
播种方法
先将干藏的种子放在温水中浸种12小时,捞出后在0.1%的
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半小时,然后将种子取出放在清水中将药液洗净、凉干。播种时,将种子与过细筛的山灰按1:3或1:5的比例拌好,再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整个苗床用切碎的苔鲜覆盖,以不见土为度,并用喷雾器(用清水)将苗床上的苔藓喷湿。然后,用竹片做成弓形棚架,其上覆盖塑料薄膜,以保证茵床空气湿度能达到雾气腾腾的程度。晴天,每天喷水2-3次,并揭开薄膜两端通气降温,夜晚将两头盖好。2种子发芽后,苔藓不必揭去,以保持苗床湿润。
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搭盖荫棚和防雨棚:种子于3月中旬播种,4月中、下旬苗木大量出土。幼苗出土时很小,既怕光,又怕尔打,在烈日下1-2小时就会全部枯死。因此,在播种后要及时搭盖荫棚及防雨棚,荫棚高1.8米,用塑料遮阴网覆盖,防雨棚宜搭在荫棚下,用竹片做弓形棚,遇上大雨将薄膜盖上,平时将薄膜揭开,进入三伏天后,在弓形棚上再盖上一层遮荫网,降低阳光直射强度,增加苗床空气湿度。苗木田间管理当幼苗高3厘米时,应及时中耕除草,并适当薄施氮肥,以0.2-0.4%的尿素溶液为好,于傍晚用细孔喷壶淋于茁圃地,每半月1次,施肥时,速度要慢,动作要轻,切勿将苗冲倒。遇上干旱,要及时灌水,也可结合施肥抗旱。
栽植抚育
选地栽植:选择在海拔300-340米的山坡上,土壤为丘陵红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偏低,土壤较贫脊。试验地气候条件较好,适宜于西藏山莱莉的生长。造林整地采用全垦等高撩壕的方法,嶛宽、深各70厘米,表土回填并整理成水平梯带,带距3.5-4米。于2月造林,苗高30厘米,地径0.5厘米。株距2米,行距4米,每公顷1245株,当年造林成活率达100%。
抚育:造林后抚育3年,并连续2年每株施尿素50克,造林后1-4年高生长比较缓慢,以后逐年加快。20年后平均高达10.5米,平均胸径18.6厘米,最高单株14.5米,胸径20.6厘米。西藏山茉莉在贫脊土壤中生长良好。
病虫防治
幼苗出土后,正值雨季,幼苗常会因高温高湿而感染病菌发生
根腐病和
猝倒病,故在幼苗出土后,每隔一星期用800倍的
甲基托布津及0.5:0.5:100倍的波尔多液轮换喷施,防治效果较好。
主要价值
西藏山茉莉是一种极好的园林观赏和造林树种。木材坚硬,淡黄色,结构细密,是建筑、装饰、雕刻的优质用材;可制各种农具和工具。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2023年12月15日,入选《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