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的孩子》是鹰萨·罗布次仁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首次出版于2011年6月。
内容简介
该书以在北京西藏中学求学的学生们的成长经历为背景展开,讲述他们的离别、思念,感受到的亲情、乡情、友情、爱情、师生情,体验到的不同文化交融,以及期间发生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这段重要的人生成长经历内化为他们的个性、品格,影响着他们往后的工作、心态,甚至价值判断。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91年,作者考上内地西藏班,第一次远离山南故乡;第一次坐飞机,飞过千山万水,就读北京西藏中学。在大学临毕业前的一年时间,作者夏天光着膀子在热气腾腾的宿舍里,秋天在诗意盎然的核桃林间,冬天在寒气袭人的自习室里,春天在晴空万里的楼顶天台上,从最初的白底蓝线的信笺纸上,到后来在一台二手市场淘来的1G硬盘的笔记本电脑上,一边笑着,一边哭着,在深深的思考中,最终写就了一本反映内地西藏班学子成长历程的《西藏的孩子》。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该作品全景式地展示了西藏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解放后,国家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建成了自幼儿园到大学的现代教育体系,内地西藏班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教育改变了藏区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他们关于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该作品记录了一代人或者说一批人的少年成长史。西藏内地班自创办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有无数内地西藏班走出来的优秀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造福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无数的少年即将走上这样的一条求学成长之路。这一成长历程的书写,不仅是作者个人的,也是一批人和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对他个人,对母校北京西藏中学,以及各省市其他内地西藏中学、内地西藏班都有重要意义。
该作是以作者为代表的,在内地西藏班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在民族文化交融和语言交流上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了解西藏风俗人文的重要媒介。内地西藏班在创建之初遭受的种种质疑在这里都被消解了,人们担心这种教育制度不持久,培养出的孩子不伦不类,忽视西藏民族文化的传承。作者在《西藏的孩子》中的记述消除了种种困惑,西藏的风俗人情、大自然的风光随处可见,尊重民族生活习惯、传承宣扬民族文化、民族节日,民族特色的节目编排,系统地学习民族语言,包括鹰萨·罗布次仁在《西藏的孩子》中的语言表达,都可以看到藏族语言文化的传承。
艺术特色
《西藏的孩子》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情感的质朴和真诚。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个人情感,作品始终以一种朴素的笔调书写,没有那种煽情的、或者响亮的口号式的辞藻的堆砌下刻意而为的强烈。这部个人成长史、一批人的成长史的核心是情,是真挚的,朴素的情的诉说。他写亲情、爱情、同窗情、师生情、乡情,都是自然流淌的真实感触。写跟在母亲后面大嚷要去上学,拽着母亲的袍襟央求,打滚、哭闹,母亲的“不答理”“什么都不说,坐在了她的织布机上”“不吭声”的纠结、担忧的爱。写母亲为了解决她心头的头等大事——睡觉问题,带领姐弟三人赶制“笔巴”的细腻的爱。写父亲非常严厉地瞪着眼睛,以至于让作者在很长时间以来觉得阿爸不喜欢作者,却会在作者周末回来时一改懒惰和爱吃糌粑的习惯,为爱吃米饭的他烙饼、蒸米饭、炖牦牛肉、煮土豆、炒菜的深厚的爱。写放弃去县城完小上学的机会,在暴风雨夜晚的山谷中将仅有的一件雨衣让给作者,顶着风雨,飞快有力前行的哥哥的敢于承担。写哥哥和父亲因为哥哥的将来未及时沟通而产生“矛盾”的深沉的爱。阿爸扎西、索朗舅舅的关怀、敦促,乡里人的热情和尊重,老师的关爱和帮助,对教官训练时不敢有丝毫懈怠的敬重,私下却嬉戏打闹的深厚情感。和红发卡之间,朦胧却温暖了他许久的恋情。同学相互关心爱护,一起经历沉重的学习压力,也会因为泼茶水而要为宿舍打一周茶水的“抗拒”和打架而凝结的兄弟情。这一切在作者成长过程中沉淀、积累下来的情感,有惆怅、忧伤,有温暖、喜悦,但终究凝结成作者生命里真挚、真诚、真实的情感体验。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作者思考问题的范围和深度有显著的变化,作者写到了六个人在餐桌边听闻邓小平去世的事情,在上大学时,经历的因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和游行的经历,他说:“我承认,当噩耗传进我的耳朵时,我没有太大的反映,反思之后我感到的是自己的无知和麻木,我为此悲哀,也为此迷茫,因为这样的学生不只我一个大学生。”以及作者“我们这代人,生于和平的年代,国家民族经历的所有惊心动魄和血肉声明的牺牲,和我们只是在历史课本上相见。作为大学生不懂得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历史是可悲的,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些动荡岁月的人是怎么也不可能真正懂得历史”的思考,在这样的家国情怀的书写上,作者始终坚持着朴素的情感和真实的表达,没有歌功颂德或者气动山河的豪言壮语,依然是真实、平静地叙述自己的真实情感体验。情感的质朴真诚还表现在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上。
大量的细节描写使文章的感情充沛、细腻,感人至深。离家到北京快半年,第一次和家里通电话,小罗布的局促、母亲流泪,父亲的沉默、哽咽,构成的不成对话的通话,以及之后坐在教室里翻弄书本,心里空荡荡的感觉,写出了小罗布和家人那种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的相思和牵挂。作者几次离开拉萨贡嘎国际机场赴北京读书时的不同场景,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理解、相思、牵挂和作者不断地成长和内心的丰富。
语言朴素清净,叙事风格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特征,是《西藏的孩子》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情感的真与语言的纯净朴素结合在一起,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清净的美感。“我看到一只金色的‘多吉缀巴’飞过我家的天窗,就在刹那间,头上的天窗闪过金黄,庭院里瞬间洒下一道道折皱了的阳光。”“洗净的手从酥油罐里取出小块酥油放在掌心,用嘴哈一下热气,快速地揉搓之后抹在脸上。看看双手洗得白净,好像手的骨骼框架也好看了……”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读者得以看到一位藏族作家用汉语创作时所渗透的一种清净庄严之感。
此外,作品的叙事语言从不同阶段来看也有不同。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自己自八岁在县城求学,到十二岁到北京之后十一年的成长历程。其叙述语言毫无突兀之感,即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他看到世界、经历生活的步调是一致的。扯着母亲袍襟,哭闹着要去上学的孩童,到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大城市、第一次到浴室洗澡那种懵懂无知、带着些许局促无措的青涩之感,到后来,随着成长经历的丰富,在经历一些事情时,不时地迸发出一些哲理性的思考,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亲人们的一些语言和行为间渗透的深情。作者在京求学四年,初中毕业回到家乡时,感慨“心到了家乡,如果身子没到,心无法真正回到家乡。”“回家,是亲人重逢,是心的回归。”
作者四年的重逢后实现的心理的成长和转变,读者得以在文章言语间体会到,语言和情感上有一种协调之感。阅读整部作品,读者是随着作者一起在成长的,视角和视域也是随着作者的语言变化而转变的,感受到的不是过来人的姿态回顾往事的睿智,也不是年少者故作成熟的洒脱,只是在平静地叙说成长,叙说成长的故事。
鲜明的镜头感和画面感是《西藏的孩子》又一艺术特色。或许是作者深谙摄影艺术的缘故,文章叙述流畅,但不时会出现一些很具画面感和镜头感的场景。这些场景能够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在情感上自然地就产生了一种延宕的效果。有助于读者体会作者的情感。在县里上高小时,阿爸从县干部食堂买了饭票,交给在完小读书的一位亲戚的女孩。于是,有一段时期,每天早饭时间,在县完小的大门口就会出现一个饥肠辘辘的孩子在等他的早饭。阳光照射在学校大门的院墙上,温暖,也有些刺眼。远处的小路上可以看见一股股蒸气升腾,和着更远处的县机关各家的炊烟,是一幅精美的画面,画面中间那盒机关食堂的饭菜向他走来。这一场景的描述,只字未提父亲的关怀,作者的急切,以及联系着他们之间的深沉的爱和理解,读者却得以在这升腾在清冷早晨的烟火中体会到亲人之间的那种热切的爱。“青烟袅袅,整整一天,帐篷里的篝火几乎不灭,烧水煮茶,热奶作曲拉。帐篷外,青山间,青烟袅袅上升,直接化作天上的云。篝火不灭,青烟不断,天空和草场借着这烟柱连在一起。”寥寥几笔,将藏区牧民的生活场景勾画出来,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作品影响
2012年,该书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 “骏马奖” 。
2013年,该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共青团中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
2013年,该书获第七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2013年2月5日,该书获得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
2013年12月27日,该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第二届向全国推荐百种优秀民族图书”。
2014年5月16日,该书入选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参评目录。
2011年11月,由藏族作家鹰萨·罗布次仁创作的《西藏的孩子》作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作品评价
评论家
白烨:“像喜马拉雅山上捧出的一捧雪一样纯净”。
评论家
李炳银:《西藏的孩子》是走出大山、走出西藏的孩子的成长叙述,这种叙述既属于罗布次仁自己,同时也代表了西藏的发展走向和趋势。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鹰萨·罗布次仁,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曲松县人,藏族。八岁离家去县城寄宿读书;十二岁到北京就读内地西藏班;1998年考上北京广播学院(现
中国传媒大学)。大学毕业,先后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经济信息联络处、西藏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七局工作锻炼,现供职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化产业处。曾参与和组织多场大型演出、代理众多藏族艺人的演艺事务。曾在新华社北京分社、北京日报社等媒体实习工作并曾担任《西藏日报》《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特约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