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袋狸是一种夜行动物,它们挖掘昆虫为食,例如甲虫和蟋蟀,也会吃一些比它们还小的鼠类动物和一些植物的根茎,块茎。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部大沙,吉布森,维多利亚三大沙漠以西, 于1910年灭绝。
分布地带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有袋目→袋狸科分布范围: 西袋狸分布在澳大利亚西部大沙,吉布森,维多利亚三大沙漠以西.
形态特征
世界上所有的
有袋类动物全部生活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及
新几内亚和邻近岛屿.西.西袋狸,体长0.24-0.35米,尾巴短,只有0.06米左右,脸尖耳阔,眼睛小而圆,从头部看很象老鼠,它们后肢发达,与其他有袋类一样是靠后肢跳跃前行.它们的毛色棕褐,在身体后半部有数量不等的白色条纹,从条纹上看很容易与其他袋狸进行区分.它们的雌性有8个乳头,每胎产2-6仔.
生活环境
西袋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从低地雨林和耕地至沙漠和3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都可生存.它们一般在清晨和傍晚活动觅食.主要以虫子为食,也吃一些比它们还小的鼠类动物和一些植物的根茎,块茎.
西袋狸曾经是澳大利亚数量最多的袋狸,但因为它们寻找食物时往往会毁坏农田和花园.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当作害兽而进行捕杀,人们不但用夹子捕杀它们,还在食物中伴进毒药投放到它们生活的地方,致使大量西袋狸被毒死.19世纪后期,人们大量砍伐雨林和垦荒种田同样给它们带来了厄运,人们的行为使西袋狸到20世纪后数量骤减,但人们的捕杀行动及破坏它们栖息地的行为并没有停止.在人类的干预下,西袋狸在1910年全部消失了.
西袋狸现今只能在Barrow 和Dorre岛屿上看见。
它们曾经生活在澳大利亚大陆,但是由于家畜它们失去了栖息地,并被狐狸和猫捕食直至绝迹。
在澳洲内陆有关西袋狸最后的一次纪录是在1922年。西袋狸是数量不断下降的濒危动物。
人们正在通过人工繁殖努力使西袋狸再次引入澳洲内陆。
生活习性
西袋狸会在低的灌木丛下建造草制的窝。
它们通常喜爱单独活动,对其它的西袋狸会显出攻击性,然而也有两只西袋狸生活在一个窝中的记载。
窝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并且相当隐蔽,为了不被掠食者发现。
经常有记载,一些西袋狸的窝相当邻近,有些时候可能在一个灌木下。
西袋狸的平均体重大约为240克。身体和尾巴的平均总长度约为280毫米,尾巴为总长的1/3。
西袋狸非常小巧。它们有着尖尖的鼻子和大大的朝天耳朵。身体皮毛为棕色,和白色。四肢和腹部的颜色一致。
奶油色的白条贯穿臀部,脸部的皮毛为较深的颜色。
西袋狸是一种夜行动物,它们挖掘昆虫为食,例如甲虫和蟋蟀。
同时小型的脊椎动物也在它们的食谱中,它们也吃多种植物。
交配一般在秋季和冬季,而生产在九月份。
通常一次产2只小西袋狸,不过也曾有一窝产3子的记载。西袋狸的育儿袋向后打开,这是为了防止在挖巢时弄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