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铭路
太原市境内道路
西铭路的名称是由西铭古月寓意而来,西铭路地处太原、是西入吕梁的咽喉要塞,向东则长驱直入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繁华闹市,向西则瞬间跃进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吕梁山脉中。谓之“衔远山、系巨镇”,绝无过誉之嫌。
道路变迁
说西铭路,自然离不开西铭村。西铭村是原阳曲县很有些名望的大村社。从《阳曲县志》中可以得知,早年的西铭村,本叫“西鸣村”,是清代阳曲县属“正西乡西鸣一都”中最大的村落。正西乡的行政管理乡署就设在西鸣村。村中有规模宏大的“广仁寺”和“观音堂”,而观音堂前的钟鼓楼古朴壮观、高大巍峨。登临楼顶,周围十数里景观,尽收眼底。据乡间父老传言和旧志记载,西铭,古曰西鸣。后因观音堂钟鼓楼问世,每逢入夏后的第一个朔日日落之际,登此楼则可看见细若游丝的一钩月牙,谓之“西明”,得“西铭古月”之佳称,是为西鸣村之胜境。于是,“西鸣”之名,更作“西明”。后来,钟鼓楼倒塌,西明村人再也看不到那个一去不返的“西铭古月”胜境,而后代人只能从老一辈的人口中领略“西铭古月”的精神。为不致让后来子孙忘却过去西明村曾有过这样的美妙景观,遂又将“西明”改作“西铭”,以永志不忘。
从西鸣到西明,又从西明到西铭。这一个音同字不同的谐音演变,谁知道经过了多少久远的岁月。然而,那种“西铭古月”的传闻,仍在西铭村中流传,甚至随着西铭路的辐射能力,越传越神,越传越远。
历史沿革
叙及西铭路的历史,至少不会晚于金元之际。那时,西铝路就是一条路陡坡高、曲折蜿蜒的山间要道。从河北、山东经太原西入交城、阳曲的大山中收购货源的皮货商、山货商,以及由高山峻岭中东入太原府城的猎户、农户、小商贩,均须经由这条山间古道,相互沟通和往来。
一遇征战挞伐的战乱,西铭路又成为兵家防守和攻战的必夺之地。别的尚且不说,仅从当地志书中就可找到当年屯驻兵勇的记载。
关于西铭路的发展和升华,最首要的原因当属这一地区窑业的兴起。所谓窑业即我们所说的煤炭开采业。
据载,明代之前,今西铭边山地区便出现了小窑开采。降至清代,这种小窑开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沿山一带窑口星罗棋布。逮于民国初年,在这里设立了“西山采煤所”。本世纪30年代的民国中叶,阎氏“西北实业公司”问世之后,又在西铭村北兴办了“西北洋灰厂”。这些早期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工业企业的诞生,有力地促进了公路交通和运输业的发展,那条千百年来不知名的边山古道,遂由窄变宽,由短变长,分别向东西两端伸延,被较宽的土质路所代替。
日本侵略军攻占太原后,为实现其以战养战、掠夺西山煤炭和扩大水泥生产目的,曾于1939年前后,在土质道路基础上,稍加拓宽并以土石混合物铺洒路面,加力夯实,修筑成为沙石路面、宽约五米的公路。1955年,人民政府为加快煤炭和水泥的生产及外运,发展交通事业,投资巨款,以日伪期间铺夯的土石路面为初基,另加片石夯压路基,再一步拓宽和取直,铺设沥青路面,几近规模。并以此路长年无名、地近西铭村的状况,取名“西铭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8 17:05
目录
概述
道路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