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集镇,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下辖镇,地处
山亭区西南部,东邻
凫城镇,南接薛城区的
邹坞镇,西部与滕州市
羊庄镇连接,北与
山城街道交界。行政区域面积66.07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西集镇户籍人口有34544人。
建置沿革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以前,属峄县。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秋以后,先后隶属双山县、麓水县。
1950年,属白彦县,为第三区。
1953年,撤白彦县,重归峄县,编为第二十区。
1958年,西集、付庄、张庄、东凫山合并成立西集公社。
1962年,划归齐村区;同年分出付庄、张庄、东凫山合建西集公社。
1983年,撤销齐村区,改属山亭区。
1984年,改为西集镇。
2001年3月,张庄、东凫山并入。
2004年4月,张庄、东凫山析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西集镇下辖15个
行政村:西集、北官庄、冯庄、刘庄、东庄、伏里、常山、辘井、东集、卢山口、河南、马庄、东河岔、西河岔、南河岔。人民政府驻河南村。
截至2020年6月,西集镇下辖15个行政村:东庄村、西集村、刘庄村、冯庄村、北官庄村、河南村、卢山口村、东集村、东河村、辘井南庄村、常山村、伏里村、西河岔村、南河岔村、马庄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集镇地处山亭西南部,东临
凫城镇,南接薛城区的邹坞镇,西部与滕州市羊庄镇连接,北与山城街道交界。行政区域面积66.0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西集镇地处山亭区南部边缘山区,有52山头,整个地势高低不同,东高西低,分为两个地貌单元,东南部为低地丘陵,西北部为山间、山前倾斜平地,北部与凫城镇接壤的火山,海拔375.5米,西部南庄村海拔仅为77.6米,全镇形成三面环山,西面平原的格局。
水文
西集镇境内河流属十字河水系。巨龙河自东河岔村东、村北入境汇流,由东而西贯穿全镇至朱屯村西出境。境内河道长8千米。与薛河汇流至南四湖。
自然资源
西集镇境内
矿产资源主要是石灰石和白云岩。其中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卢山口、河南、东集、建新、常山等村,总储量为1.5亿立方米,品位均在50%,年开采量为88万立方米。白云岩总储量为1亿立方米,品位在20%左右,主要分布在卢山口村和河南村一带。境内地下浅层水、深层水资源比较丰富,含有多种矿物质:铁、镁、钙、磷等。供水水源地为马庄村。全镇水井共计57眼,取水总量300万立方米,总灌溉面积1659亩,农业灌溉占用水资源的30%,工业用水占15%,用水占40%。镇内建新水库蓄水量为300万立方米,凤凰水库蓄水量为160万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西集镇辖区总人口3.39万人,其中男性1.75万人,占51.4%;女性1.65万人,占48.6%;14岁以下0.49万人,占14.3%;15—64岁2.66人,占78.5%;65岁以上0.25万人,占7.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39万人,占99.92%;少数民族共27人,占0.08%。2011年,
人口出生率10.6‰,
人口死亡率6.2‰,
人口自然增长率5.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12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西集镇
财政总收入30365万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49.4万元,比上年增长4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34.1万元,增值税123.4万元,企业所得税200.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6600元,比上年增长43%。
2018年,西集镇有工业企业68个,其中规模以上1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8个。
农业
西集镇的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5万吨,人均0.6吨,其中小麦0.7万吨,玉米0.5万吨。
西集镇主要经济作物是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0.8万吨,主要品种有土豆、黄瓜、萝卜、白菜、大葱等,其中土豆0.2万吨,萝卜0.1万吨,大白菜0.2万吨。
西集镇的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1万头,年末存栏量1.3万头;羊饲养量1.1万只,年末存栏0.4万只;家禽年饲养量73.1万只。
2011年,西集镇出产淡水产品(莲藕)6吨。
工业
西集镇的工业以汽配、建材、化工、运输等产业为主。2011年末,拥有工业企业106家,职工2300人;实现工业总产值12.9亿元。
商业
2011年末,西集镇有个体工商户400多家,规模服务业12家,为鲁南汽车配件交易等商品集散地。城乡集市贸易市场3个,成交额1800万元。2011年,进出口总额100万多美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罐装车、汽车油箱、数控机床等产品销往12个国家和地区。
金融
2011年,西集镇境内共有2家
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11.2%;各项贷款余额7832元,比上年增长10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西集镇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750人,专任教师25人;小学12所,在校生1575人,专任教师2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60人,专任教师82人,适龄人口入学率98.2%,小升初入学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西集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5处,各类文化专业户12户,各类图书室31个,藏书12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40余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西集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7个,门诊部(所)15个;病床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400多万,专业卫生人员52名。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5万人次。
2011年末,西集镇有15个村实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西集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45户,人数143人,支出163万元,比上年增长2倍,月人均95元,比上年增长近2倍。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2.6万元,比上年增长15%。社会福利费220元,比上年增长17%,敬老院床位162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62人。重度低保残疾人128名,全年发放生活补贴共7.7万元。社区服务设施14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4个。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16万元,使72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所获荣誉
2021年10月27日,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山东省文化生态名镇。
交通运输
西集镇境内有京台高速公路枣庄连线高速公路、G
518国道(原省道济枣公路)和店韩一级公路“三条黄金通道”穿境而过,京台高速公路枣庄连线高速公路境内有山亭南出入口,西距京沪高速铁路枣庄南、北站各10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西集镇因镇政府驻西集村而得名。
文物古迹
西集镇境内有建新(伏里)遗址、普照寺、梁王城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伏里土陶是枣庄市珍稀民间土陶艺术,为山亭区西集镇伏里村所独有。考古学家依据1992年在伏里村北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建新遗址”所出土的大量陶器,证实伏里土陶起源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5600年历史。2006年,伏里土陶被列入首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分别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两项殊荣。山亭区文化馆为伏里土陶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