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树熊猴(学名:Perodicticus potto):是灵长目、懒猴科、树熊猴属的一种原猴。体长为30-40厘米,尾长3-10厘米,体重可达1.5千克。身体细长,四肢长,前肢和后肢的长度几乎相等。具有大眼睛,没有毛的圆形小耳朵。被毛很浓密卷曲,灰褐色。它们还具有其他懒猴科动物的共同特征,例如湿鼻子和牙梳。
物种学史
2008年的《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所有树熊猴都归为“树熊猴”(Perodicticus potto)一个物种,其中包括三个亚种。但是,根据形态和遗传数据,即来自线粒体DNA的数据表明,这三个亚种实际上属于独立物种名称(Pozzi等人,2015年),这一发现得到了体型和头骨形态的明显差异的支持(Stump 2005)。 因此,它们已经被视为完整独立的物种(Nekaris,2013年)。其中原指名亚种(P. p. potto)命名为“西非树熊猴”(Perodicticus potto),包括2个亚种,即贝宁亚种(Perodicticus potto juju)和博斯曼亚种(Perodicticus potto potto)。
形态特征
西非树熊猴体长30-40厘米,尾长3-10厘米,体重在600-1600克之间。毛发卷曲,灰褐色。在性别上是单态无差异的。该物种身体细长,四肢长,前肢和后肢的长度几乎相等。具有大眼睛,没有毛的圆形小耳朵。被毛很浓密,从棕色到灰色不等。它们还具有其他懒猴科动物的共同特征,例如湿鼻子、牙梳和马桶爪。除了后脚第二个手指上的尖利的马桶爪,其他的指甲都是扁平的。食指仅有残留。手和脚上残留的第二个趾和对生的拇趾,形成了一个极好的对树木支撑的抓握力。该物种的足还具有一个“肩胛骨盾”,由延伸到动物身体轮廓上方的颈椎细长棘构成。“肩胛骨盾”区起着防御天敌和其他树熊猴的作用,并可能刺激伴侣的生殖器分泌。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森林中,在雨林茂密的植被中发现。它们可以生活在从沿海和低地森林到中海拔山区森林的各种栖息地中,并且可以栖息在原始或次生森林中。它们生活在海拔高度为600-1830米之间的森林。通常,在5-30米高的树木中发现西非树熊猴。
生活习性
雄性西非树熊猴的家域与数种雌性的家域重叠,表明树熊猴是杂交性的。领地很大,用尿液和腺体分泌物标记。强烈防范同性入侵者。雌性会把自己的部分领地赠送给成熟的幼雌猴,但是雄猴们会在成熟时要离开母亲的领地。当雄性和雌性的树熊猴相遇时,它们可能会进行求偶仪式,包括舔舔,用爪子和牙齿互相修饰以及互相标记气味。这些仪式通常在两个都倒挂在树枝上时进行。树栖,夜行性。主要是单体活动的动物,但雌性则带着年幼的猴仔。主要以昆虫和鸟为食,有时吃野果。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贝宁、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 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多哥。
疑似存在:冈比亚和几内亚比绍。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随生活的地区而不同,一般是在幼猴断奶时会出现在果实最丰富的期间。作为求偶仪式的一部分,西非树熊猴经常会聚在一起,互相修饰。当它们倒挂在树枝上时,经常执行此操作。修饰包括舔,用梳理的爪子和牙齿梳理皮毛,并用气味腺涂抹。会倒吊在树枝上时面对面交配。雌性卵巢周期的持续时间为37-39天,妊娠期193-205天,每胎产1仔。刚出生时的幼猴仔体重在30-52克之间。一般在120-180天断奶。幼仔在8-14个月大时达到成年大小和体重,并在18个月时达到性成熟。
幼仔出生时比较轻,但是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它们的发育相对较好,因为它们必须爬到母亲的肚子上并紧贴毛皮,而无需任何母亲的处理。在头3-8天内会紧贴母亲的皮毛,因此很少携带。随着幼仔的成长,母亲会在夜间觅食时将幼仔悬挂并隐藏在树枝上,以“停放”幼仔,幼仔在白天睡觉。 在3-4个月大时,幼仔会在母亲的背上或后面跟着母亲觅食,通过从母亲那里获取食物和猎物。 雄性后代将与母亲同住,直到它们在6个月大时散去。雌性要和母亲同住,直到8个月大,然后才能继承母亲的部分领地。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年 ver 3.1——近危(NT)。
濒危原因
西非树熊猴是非洲西部的特有种,尽管已知该物种可以在人类居住区附近的一些受干扰的森林中生存,但其整个分布范围都属于非洲的一部分,在那里人口的数量在快速增长,栖息地破坏猖獗。在已经确认存在西非树熊猴的九个西非国家中,
联合国人口司 估计,从1992年到2019年的27年中,总人口总数从1.54亿增加到3.11亿,增长了102%(联合国2019)。与人口的增加以及定居、农业、木材采伐和发展项目的传播有关,粮农组织(2015年)估计,这九个国家的森林覆盖面积已从1990年的671.880公里下降到2015年的530.900公里。森林损失21%。根据对卫星图像的分析,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是2001年至2014年期间世界上树木覆盖率年度加速流失最快的10个国家中的三个,塞拉利昂记录了世界第二大年度森林损失率为12.6%(Peterson et al.2015)。
西非树熊猴也被人类捕捉,主要是为了维持生计,但该物种也出现在商业贸易中。在食用森林猎物贸易(加纳、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和尼日利亚)到宠物贸易(尼日利亚、利比里亚和多哥)以及传统医学和常规贸易(贝宁、科特迪瓦和加纳)中都观察到了这种情况。在西非的森林地带,随着体形较大的野生鸟类的稀缺,小型哺乳动物开始在丛林肉贸易中更加普遍。这种趋势正在影响西非树熊猴等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