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塘区,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辖区,位于广西东南部、贵港市西部,东接港北区,南接港南区和南宁市横州市,西邻南宁市宾阳县,北靠来宾市兴宾区、武宣县,辖1个街道办、7个镇和2个乡,8个社区138个村。覃塘区人民政府驻覃塘街道金港大道行政中心,行政区域面积1352平方千米。2024年户籍人口数为600046人,2024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4.63亿元。主要探明矿产资源有三水铝、金、银、镁、煤、石灰石、硅藻土等20多种。2020年以来,获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市、区、旗)”、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旗)”、“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称号。
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境域属桂林郡(今贵港市)地。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境域属郁林郡布山县。三国吴(222-280年),境域属郁林郡布山县。晋代,沿袭不变。南朝梁(503—557年),置马度县(治所在今山北乡),是境域县级行政建制之始,隶郁林郡。隋因之。唐武德四年(621年),马度县改名马岭县,同年置潮水县(治所在今三里镇附近),马岭县和潮水县均隶南尹州。天宝年间,马岭县更名为义山县,与潮水县改隶怀泽郡。乾元元年(758年),潮水、义山两县复改隶贵州。宋开宝五年(972 年),潮水、义山两县省入郁林县,属贵州。元大德九年(1305年)存州裁县,不复袭郁林县之名,境域属贵州(今贵港市)。明洪武三年(1370年),降贵州为贵县,境域属贵县。清代至民国时期,境域仍属贵县。
1949年12月4日,贵县解放,境域属贵县。1988年12月20日,贵县改为贵港市(县级),境域属贵港市。1995年10月27日,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境域改属贵港市港北区。1996年6月18日,境域设覃塘管理区,作为港北区的派出机构,办事机构驻覃塘镇。2003年3月6日,设立贵港市覃塘区,隶属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政府驻覃塘镇覃塘大道。2005年,覃塘区人民政府迁至覃塘镇中山大道1号。2017年11月29日,覃塘区人民政府驻地改称覃塘街道中山大道1号。2024年12月,覃塘区人民政府驻地沿袭不变。
2003年,覃塘区辖6个镇、5个乡:覃塘镇、东龙镇、三里镇、黄练镇、石卡镇、五里镇、山北乡、古樟乡、振南乡、蒙公乡、大岭乡。
2005年7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206号)同意撤销覃塘区振南乡,整建制并入该区古樟乡,调整后的古樟乡更名为樟木乡,樟木乡政府驻原古樟乡樟木村。
2016年1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函〔2016〕26号)同意覃塘区樟木乡改为镇建制。
2017年6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桂政函〔2017〕107号)同意覃塘区蒙公乡改为镇建制。
2017年11月29日,贵港市人民政府(贵政函〔2017〕292号)同意设立覃塘区覃塘街道办事处,覃塘镇被撤销。
附:2024年覃塘区行政区划(根据往年广西行政区划代码整理)
100 覃塘街道 辖覃塘社区、荷塘社区;龙岭、龙凤、姚山、大郭、覃南、黄鹤、拥兴、珠砂、谷罗、六务、回龙、杨志、周村、甘碑14个行政村。
101 东龙镇 辖石龙社区;东龙、罗马、农昌、阮寺、凤凰、义合、兰山、闭村、大同、京龙、京榜、长岭、高龙、三六、龙扶15个行政村。
102 三里镇 辖三里社区;大零、龙田、九岸、双凤、大周、水仙、隆兴、吉塘、石社、甘道10个行政村。
103 黄练镇 辖黄练社区;山谢、大黄、新朱、岭岑、大董、平寨、姚岭、莫村、新何、新谭、潘陈、葵新、居仕、张团、镇水15个行政村。
104 石卡镇 辖石卡社区;西山、大庆、方竹、大岩、陆村、樟竹、白沙、翰平、福龙、万塘、新旺、鹤心、凤思、都蕴、坭湾、江南、翰芦、村面18个行政村。
105 五里镇 辖五里社区;垌心、林村、云表、大成、龙贵、榕木、东流7个行政村。
106 樟木镇 辖樟木街居委会;樟木、黄龙、六旺、黄道、显滕、川山、寺江、元金、大旗、李塘、沙村、良古、中唐、那柳、颜塘、荣盏、卢村、凌动、罗柴、中周、中团、沙水、邓保、五龙24个行政村
107 蒙公镇 辖蒙公、岭庆、占蒙、平龙、定布、姚见、黄岭、英峨、新岭、廖瑞、高占、古山、凌寺、双龙14个行政村。
200 山北乡 辖山北、双岩、二龙、万寿、柳乌、中秋、横罗、保和、石马、松英、煌里11个行政村。
203 大岭乡 辖大岭、村心、新井、新济、古平、贵宁、江兴、金沙、互合、龙马10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底,覃塘区辖1街道7镇2乡146个行政村(社区)。分别是:覃塘街道、樟木、东龙、山北、蒙公、黄练、三里、五里、石卡、大岭。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覃塘区位于贵港市西北部,西靠全市的西南通道,北至樟木镇的元金村,南抵大岭乡的古平村。全区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08°58′48″~109°18′,北纬22°48′~23°25′12″。
气候特点
覃塘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夏至日全境皆出现太阳直射现象,境内以中南部的平天山(海拔1158米)为界,北部大部属于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南部的石卡镇、五里镇和大岭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南部22.6℃,北部21.8℃,山区17.8℃~19℃,年降水量南部地区1400—1950mm,北部1250~1700mm。
区内四季常青,每年12、1、2月为凉季,2月中下旬南部地区开春,3月初北部开春,4月中下旬开始入夏,但由于冷空气还比较频繁也会偶然带来小降温,盛夏就从5月开始且通常持续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每到夏季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都在32℃以上,部分地区日均气温有34℃,极端最高气温42℃。覃塘区经常受到西北太平洋气旋的影响,因而台风常在夏季出现,台风季从5月开始一直到10下旬甚至更长。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4年底,主要探明矿产资源有三水铝、金、银、镁、煤、石灰石、硅藻土等20多种,其中探明部分石灰石矿资源量为18.45亿吨。
农林资源
盛产水稻、甘蔗、茶叶、莲藕、食用菌等,享有“甘蔗之乡”、“莲藕之乡”、“茶叶之乡”和“鱼米之乡”的美誉。覃塘莲藕、覃塘毛尖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覃塘毛尖茶入编“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壮园”牌富硒黑米荣获“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称号。辖区林地面积61667.97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3.76%。
水利资源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水资源蕴藏量达12.56亿立方米。有大小水库51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有效库容1.24亿立方米。
人口信息
覃塘区壮族人口347862人,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2024年户籍人口数为600046人,比2023年减少3000人,减少0.49%,其中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351030人,城镇人口数62714人。
经济发展
综述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224.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52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20.70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58.41亿元,增长3.8%。三次产业的结构为20.3:53.7:26.0。
第一产业
2024/2025年甘蔗榨季全区甘蔗种植面积23.02万亩,甘蔗产量145.46万吨,甘蔗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52%。生猪出栏52.79万头,连续13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蛋鸡存栏188.7万羽,鸡蛋产量2.3万吨。食用菌生产面积500亩,产值达4亿元。初步形成生猪、(肉)蛋鸡、食用菌等产业集群。
2024年农林牧渔业产值76.34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农业产值40.25亿元,增长5.9%;林业产值5.55亿元,增长11.1%;牧业产值20.76亿元,增长5.9%;渔业产值4.11亿元,增长7.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67亿元,增长4.8%。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022公顷,比上年增长0.2%,其中:稻谷种植面积23388公顷,增长0.1%;玉米种植面积9290公顷,增长1.2%。粮食总产量209157吨,增长0.6%,其中:稻谷产量140914吨,增长0.6%;玉米产量51283吨,下降0.2%;花生种植面积6647公顷,增长0.5%,花生产量22481吨,增长2.0%;园林水果产量46235吨,增长5.4%;茶叶产量1765吨,增长5.9%;2024年生猪出栏52.79万头,增长4.1%;家禽出栏531.29万只,下降4.2%;肉类总产量50964吨,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41344吨,增长4.2%;蚕茧产量8751吨,增长3.9%;水产品产量17665吨,增长3.3%。
2024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485969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355744千瓦。大中型拖拉机1175台。全年农村用电量7475万千瓦时。2024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5964.6吨。。有效灌溉面积20657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5965公顷。
第二产业
2024年全部工业总产值38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9家,总产值增长16.3%,增加值增长2.2%;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4.4%,增加值增长7.4%。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分三大门类看,非金属矿采选业增加值增长79.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8.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0.3%。其中,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加值增长9.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增长34.5%;金属制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52.3%;医药制造业增长74.1%;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增长18.9%;家具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4.2%。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成品糖6.44万吨,增长120.1%;石灰94.80万吨,增长82.9%;石灰石2349.21万吨,增长47.0%;人造板1346.61万立方米,增长21.0%;钢质机动货船58005载重吨,增长16.9%;商品混凝土100.19万立方米,增长5.6%;硅酸盐水泥熟料548.29万吨,增长4.9%;甲醛83.31万吨,增长3.1%;水泥614.06万吨,增长1.1%;饲料53.28万吨,增长0.6%。
第三产业
覃塘区依托西江优势,积极推进港口码头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仓储业,着力打造临港工业带、产业群,发展港口经济。至2024年底,覃塘区现有台泥、华润水泥、和顺、港桥水泥、海楼等5家码头。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2%,其中: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8.4%,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比上年增长6.7%,5000万以下投资比上年增长23.1%。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8.1%,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5.3%,更新改造投资比上年增长222.0%,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36.9%。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4%,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8.3%,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9.2%。
国内贸易
2024年,批发业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3%,零售业销售总额比上年增长9.6%,住宿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5.1%,餐饮业营业额比上年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7%。
对外经济
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03亿元,同比增长270.24%。其中:出口总额4.01亿元,增长274.47%。
交通和邮电
2024年公路水路客货运周转量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59%,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长15.78%。
2024年覃塘区快递业务收入1957.24万元,比2023年同期增长244.02万元。
财政和金融
2023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52228万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382万元,下降3.4%;税收收入46133元,下降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8778元,比上年增长14.4%。
社会事业
文科教卫
截至2024年,覃塘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0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142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11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2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4人;自治区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2处。2024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8209平方米,总面积达1519411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55平方米。
2024年末覃塘区管辖95所学校,其中:小学75所,普通初中16所,普通高中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75844人,其中:普通小学41861人,普通初中24379人,普通高中9563人,特殊教育学校41人。学前教育幼儿园79所,在园幼儿14677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1.0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6%。
2024年末覃塘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8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院1个,综合医院1个,乡镇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民营医疗机构5个,村卫生室(所)、门诊部和个体诊所2共390个。卫生技术人员250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51人,注册护士1143人,乡村医生454人。医疗卫机构床位数2893张,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6.83张。
民生保障
2024年,覃塘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27元,同比上年增长5.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75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62元,增长7.2%。
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73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6202人。
2024年末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数13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829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3万多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5188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3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513人。
政府领导
韦安宁:区委书记。
吴华勇:区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区长、党组书记。
交通运输
黎湛铁路、南广高速铁路沿东西走向穿境而过,广昆高速公路、贵隆高速公路沿东西走向横穿境内,国道G358与国道G209在覃塘城区交叉纵横连通境外,鹿钦高速公路(在建)沿南北穿越覃塘区。西江航运干线郁江流经辖区,千吨货轮可上溯南宁,下抵港澳,形成了紧密衔接平陆运河、联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多维交通网络。
截至2024年底,全区农村公路里程硬化总里程2347公里,全区通行政村水泥路(沥青路)比例达100%;公交线路6条,城乡公交覆盖率达90%,投入纯电新能源公交车92辆、农村客运班车15辆运营,建制村通客车率连续三年保持100%,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旅游信息
覃塘区地处郁江平原,旅游资源富集、人文气息浓厚,同时,也是一座“花韵飘香的荷美新城”。覃塘区盛产莲藕、茶叶、甘蔗、水稻等农作物,因荷花而闻名,素有“莲藕之乡”“茶叶之乡”“甘蔗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覃塘区山水如画,钟灵毓秀。七星山七星起浴西山秀,八台山溪瀑飞流直下三千尺,九凌湖万顷碧波如凌波仙子下凡尘。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着甜蜜多情的纯美壮乡风情,同时布山文化、茶文化、莲文化、“广西三月三”等文化颇具特色。覃塘莲藕、覃塘毛尖、富硒稻米等在广西区内外有较大影响力。
截至2024年,覃塘区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6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2个,广西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广西五星级农家乐1家,广西四星级农家乐1家,四星级旅游饭店1家,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
荣誉记录
2020年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
2020年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先进县
2020年获评全国糖料蔗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县
2021年11月,被平安广西建设协调小组拟推荐为“2019—2020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县(市、区)”。
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2022年确定覃塘区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
覃塘区获评2023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市、区、旗)”
覃塘区获命名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覃塘区连续13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2012—2024)
覃塘区“锚定健目标 凝心聚力推进健康区建设”案例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办公室授予的2023年度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
2020年获评2019年度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
2021年获评2020年度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区、旗)
2020年覃塘区入选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新增试点地区
《绿水青山生态赋能 擘画乡村振兴美图卷——广西壮族自治区覃塘区覃塘街道龙凤村水库移民整村提升项目建设》典型案例荣获水利部水库移民司推广
《覃塘区以“党建+网格化+数字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入选第五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广西唯一一篇入选)
2023年贵港市覃塘区荷美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稻渔综合种养项目获称“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
2021年覃塘区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覃塘区入选2022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
2023年贵港市九凌湖水利风景区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
2024年10月贵港(覃塘)国际绿色家居产业示范园区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授予“自治区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荣誉称号
2021年认定覃塘区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覃塘区绿色家居产业集群荣获认定2022年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