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餗
典故名
覆餗,典故名,典出《周易》卷五《鼎卦》。《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详细释义
典源
《周易》卷五《鼎卦》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唐·孔颖达疏:「餗,糁也,八珍之膳,鼎之实也。
释义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餗,鼎中的食物。覆餗,谓倾覆鼎中的珍馔。后因以“覆餗”喻力不胜任而败事。
用典示例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君必度能而授者,备乎覆餗之败;臣必量才而受者,故无流放之祸。”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臣将门馀子,素无艺术,猥当大任,必败朝章。自悲负乘,坐致覆餗。”
明 张景 《飞丸记·谏拒脱簪》:“鼎食全家思覆餗,燕雀堂高惧回禄。”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二回:“若今日不从此著力,万一国民忽委以责任,则覆餗绝脰,其罪实深。”
相关阅读
九四
〖原文〗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译文〗鼎折断鼎足,把王公的美食弄翻了,鼎身沾满污物很难看,有凶险。
〖解说〗这是第四爻的爻辞,阳,表示客方的行动是阳,客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比如说,创新、创业、投资、进攻、求职、示爱,等等。客方的积极主动行动,冲击了消极被动的主方,打乱了主客双方关系的格局,使得关系的状态显得很混乱,在混乱形势下,主方的利益受到损害,“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覆公餗”中的“公”指主方。这种状态对于主方来说有凶险,“凶”。主方应当迅速行动,适应新环境,与客方共同建立新的关系。
〖结构分析〗第四爻的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阴位,不当位,并且与一阴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积极主动谋求发展,有可能损害主方利益,是潜在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有应表明主方消极被动,正好是客方发展的好机会,这潜在因素成了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所以爻辞说“凶”。
参考资料
典故 覆餗.搜韵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5 14:37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用典示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