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
汉语成语
见义勇为(拼音:jiàn yì yǒng wéi)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为政》。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见义勇为”。
成语典故
孔子(前551年一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创立儒家学说,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言行及与弟子问答的著作。
孔子在《论语·为政》指出:“祭祀应有所本,是发自内心至诚的敬仰、缅怀和追思;不应该祭祀的祖先,不仅不是自己的祖先,而且根本与自己无关联的人的祖先,心无所动,情不由衷,祭之为何?如果不是出于迷信心理对他人的祖先有所幻想而泛祭,就一定是做给活着的人看,为了巴结、邀宠于活人。这当然是向死者或活人的谄媚。这类人,大约就是孔子批评的那种巧言令色或者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乡愿”之流。
其次孔子一直提倡“勇”的品德,要求君子“成人之美”、“当仁不让”、“见危授命”,甚至“杀身成仁”,以自己慷慨赴难的决心和行动,去弘扬仁德。这是种人文主义的情怀,是英雄主义的精神。而“见义不为,无勇也”,眼看合乎道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当然是没有勇气、没有仁德。这种人,与孔子的主张是相悖的,是孔子所谴责和鄙弃的。
成语寓意
孔子“见义不为无勇也”语,演绎为见义勇为的成语,一直流传至今。“勇”指的是勇敢、勇气。“义”,指的是道义,是正义。勇敢与正义的联系是紧密的。勇必为义,勇而不义,不可为勇,为义之勇,才可叫真正的勇。《礼记·聘义》云:“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见到合乎正义的事,应该挺身而出,勇敢直前,奋勇去做。该做却没有去做,畏葸退缩,袖手旁观,说明缺乏勇气,只能叫怯懦。天下有事之时,奋勇杀敌,临难忘身,见危致命;天下无事之时,嫉恶诛暴,振溺救危,仗义执言,见善必为,知过必改,都是受人称道的见义勇为的正义之举。“见义不为无勇也”强调的是一个“义”字,那种不顾道义,助纣为恶,凶横强暴,胡作非为者,只能叫做恶徒小人。
成语运用
“见义勇为”指看到正义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勇敢去做。连动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宋·欧阳修《四朝国史本传》:“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明·宋濂元史·廉希宪传》:“丈夫见义勇为,祸福无预于己。”
清·刘文淇《王峙亭先生家传》:“虽困厄而处之泊如,然见义勇为,则又若不自知其力不足者。”
王荣商《先大父述》:“公身短而癯,音如洪钟,目焖焖有光,其见义勇为,出于天性而未尝因以弋利。”
逸闻趣事
孙坚见义勇为独身惩强盗
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人孙坚,从小就爱好武功,胆识过人,不畏强暴。
刚满17岁那年,孙坚偕同父亲乘坐民船去钱唐游玩。行至半途,忽然看见河岸一伙强盗,手持刀棍,抢劫12个商人的财物,然后分赃。过路的行人都吓得面如土色,哪敢接近围观。这时河面上过往的船只也不敢向前行驶,唯恐遭受抢劫。
孙坚看到眼前的情景,仗义之情油然而生,他对父亲说:“这些作恶的强盗,竟然光天化日之下任意抢劫民财,阻碍交通,如不惩治,沿途百姓该如何谋生度日啊!让我去惩罚他们。”他的父亲说:“他们人多势众,你力量单薄,就不要去惹麻烦啦。”孙坚说:“我虽人单力薄,可理直气壮;他们人多势众,可做贼心虚。以正压邪,定能惩治这伙坏蛋。”
说罢,他毅然手提钢刀奔上河岸。有几个强盗见势不妙,立即丢下赃物拔腿就跑。这时孙坚也尾随紧追,抓住一个强盗,当场就让他受到惩戒。在场的人,都用惊奇、钦佩的目光打量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不胫而走,后来郡府得知这一事件的经过,就立即任命孙坚为钱唐县尉。从此,孙坚也扬名四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08:11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