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岐
福建省泉州的景点
海拔738米、方幽约7平方公里的观音岐,原名白泥崎。它的名称来历与演变,包含着一段真切感人、富有意义的光荣史话,与德化瓷业的发展、成就和祖围瓷业对国际瓷坛的臣大影响有着紧密的关系。
简介
地理位置
德化县城东南,浐溪中游南岸,有一座并不高大而名闻遐迩的观音岐。它是磅礴连绵的戴云山脉中的一环,山峦秀丽,林木青苍,宛如瓷都的一面翠屏。
观音岐的得名
海拔738米、方幽约7平方公里的观音岐,原名白泥崎。它的名称来历与演变,包含着一段真切感人、富有意义的光荣史话,与德化瓷业的发展、成就和祖围瓷业对国际瓷坛的臣大影响有着紧密的关系。原来,由于大自然的造化,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制瓷原料——高岭土,土层深厚,只要剥去表面土皮,就可采到大量雪白的优质瓷土,素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评价,是一座天然、良好的制瓷原料宝库,因而名为“白泥崎”。历代四局乡民都到这里采土制瓷,自宋至清先后出现了岭兜前欧、屈斗宫、佳春岭、太平宫、胡枫林、大垄口、祖龙宫、岭兜、桐岭、南岭、月记窑、后所、六车、乐陶、后井、东头、洞上等许许多多名窑,烧制出大量洁白、优美的瓷器,源源不断远销国内外,受到人们的赞誉与欢迎。明代,山北隆泰后所村,有位致力瓷塑研究的瓷雕名艺人何朝宗,采用白泥崎的优质瓷土,精心筛选提炼配成特质泥釉,烧制出一种“举世无双”,美如凝脂冻玉,似奶油又似象牙的瓷坛珍品——象牙白(今称建白)瓷。从此,雕塑烧制各种造型优美的瓷观音传到国外,轰动国际瓷坛,惊呼为神品,被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东方艺术”的精品,为德化瓷业,为我国瓷苑赢得了国际声誉。何朝宗随着他的瓷观音的创作成就,被誉为瓷雕艺术大师;德化的瓷业也随着瓷观音的驰名而空前繁荣。后来,窑工瓷民为纪念他的功绩,在他开采优质瓷土烧制瓷观音的白泥崎山上建观音庙——碧象岩,供奉何朝宗生前精心雕作的观音塑像。从此,碧象岩香火兴盛,远近闻名,白泥崎也就改称观音岐。
发展历史
观音岐文物
历代以来,观音岐一直为祖国瓷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它周围的宝美、浔中、隆泰、三班、泗滨、奎斗、高阳、丁墘、苏洋等著名瓷乡,采用观音岐的优质瓷土,烧制出各种精美的瓷器,通过泉州港源源销往国外。已发现宋至清代古窑址上百处,都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屈斗宫等20多处宋元明窑址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占窑址中,有很多是当年外销瓷重要窑口,有很多当年的产品曾在日本、东南亚、中东、东非、西欧等地发现。屈斗宫宋元窑址发掘露面后,一批批国际友人先后接踵而至,进行古陶瓷考察,寻觅古陶瓷之路,为促进中外友好往来、发展文化交流再铺友谊之桥。
瓷乡的崛起
悠久、古老的观音岐永葆青春,展现新姿。漫山郁郁苍苍的马尾松、杉等人工林,保护着无穷的宝贵的地下资源。山下周围,有陶瓷科学研究所和国营、集体、联合体、个体等各种经济形式的大小瓷厂100多家,新旧大小瓷窑星罗棋布,观音岐无私地、源源不断地向它们提供优质原料,烧制出各种珍贵、精美的产品,开出一朵朵瓷苑新葩。公路环绕山南山北,穿经山脚山腰;高高低低的炯囱,日夜喷吐陶烟,弥漫观音岐的山野;一箱箱、一车车精美的瓷器源源从窑口吐出、外运。瓷乡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瓷都人民一家家从古老的陋室迁进新居。碧象岩的缭绕香烟,象征着窑工瓷民的虔诚心意和瓷雕艺术大师何朝宗对瓷苑的无限期望。山巅电视差转台,日日夜夜向瓷都儿女播送国内外的各种要闻,最新讯息,科技知识,义娱节目,让瓷都人民与时代同脉搏,共呼吸。他们在屏幕前看到国内人民和国际友人的居室里陈设着自己或亲人双手创制的各种瓷器,心里乐滋滋的,决心更加努力地为瓷苑百花的争妍吐艳而耕耘、灌溉。
景观
溪阳堂--“瓷圣”何朝宗故居
在观音岐山北坡、滻溪北岸有个后所村,属浔中镇。后所村南部临溪处有座古老的房子———溪阳堂,这就是“瓷圣”何朝宗的故居。
何朝宗的先祖何昆源,系江西省抚州府临川县二十二都人,后迁到南城县十六都,以雕塑佛像为业,石刻、木雕和泥塑无所不精。元末天下大乱,何昆源弃艺从军,参加朱元璋的队伍。明洪武初年,何昆源为江西建昌府卫军。明洪武七年(1374年),调泉州卫右所任百户,旋升右营总旗官,又调泉州府卫管海指挥右所。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奉调德化县屯种,居归德乡灵化里(明永乐后改称归德乡坊隅,清朝改称良太社,后又改称隆泰社)。何昆源选择滻溪北岸、虎头山下一片向阳的小山坡,盖了“溪阳堂”,成为德化何氏的开山始祖,这一片山坡便称为何厝坡。随何昆源入德化屯种的尚有八个姓,分居在附近。相对泉州“右所”来说,这里便是前来屯军者的“后所”,于是共同创建了“后所宫”。再后,这里从良太社分出,变成后所村。
何昆源在德化安置后,业余时间重拾旧艺,从事雕刻生涯。其子何世祥任过莆田县训导,孙子何尚志也任过古田县教谕;但他们后来辞职回乡务农,也都继承了何氏的雕刻衣钵。据后所村何氏后人介绍,从第四代何光孙开始,五世何孙仔、六世何国人、七世何茅德,到八世何善富(何朝宗父),都定居德化,再也没有外出,而是在家务农,同时从事雕刻。看来,德化人“能官则官,能农则农,能瓷则瓷”的传统,也渗入他们的骨髓。何氏成了雕刻世家。
参考资料
观音岐.德化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22 05:3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