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cornutus)头侧具
颊窝的中小型管牙类毒蛇。头被粒鳞,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眼上具1对向外斜、被细鳞的角状突起。鼻鳞到两角基前侧具黑褐色“X”形斑。眼后具上浅下深的2条粗斑纹。通身背面灰色、灰褐色或灰绿色,腹面淡灰褐色,密布深色点斑。
1930年,Smith依据采集自越南莱州省的样本命名了角原矛头蝮(Trimeresurus cornutus),该种曾长时间被认为是越南特有种。2003年,梁启燊和刘素媚孋依据1996年7月采自中国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乳源县五指山林区02工地的1号雌性标本发表了新属Ceratrimeresurus和新种角烙铁头蛇(Ceratrimeresurs shenlii)。David等在核查该标本后,确定其为角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cornutus)的
同物异名,为中国蛇类新纪录。之后该种相继在浙江和广西等地被发现。
身体背面棕黄色或灰褐色,有2列深色方形斑块;斑纹镶有黑色边缘,通常在背脊中央愈合,形成横斑。体侧色较浅,有不规则的浅灰褐色斑点。身体腹面淡灰褐色,两侧有深褐色斑。头背有小的、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或有明显“X”形花纹,从角后侧至头后枕部有1对黑褐色弧形斑。
雄性最大体全长680毫米,雌性最大体全长644毫米。吻鳞从背面可见,宽大于高,三角形;每侧有1或2枚鼻间鳞,被2或3枚小鳞间隔;眶上鳞分裂成5枚小鳞,其中中间两枚明显增长、三角形、直立,形成角状突起,眶上鳞之间一横排有大约14枚小鳞,光滑,平整。枕部鳞片大于顶部鳞片,明显起棱;颞部鳞片小,起棱不明显。鼻鳞略呈方形,鼻孔圆形。鼻孔后缘至眼眶前缘之间有4枚较大的鳞片;眶前鳞3枚,上两枚位于颊窝之上,明显增长;下枚形成颊窝后下缘;眶后鳞3枚。上唇鳞9~10枚,第1枚与鼻鳞完全分开,第2枚高,构成颊窝前缘;第3枚最大,与眶下鳞间隔1枚鳞片;第4枚明显小于第3枚。下唇鳞14枚,前4对与前颔片相接。背鳞21(23)-21-17行,具棱,偏菱形。雄性腹鳞187~189枚,雌性腹鳞187~195枚;肛鳞完整;雄性尾下鳞70~71对,雌性尾下鳞65~77对;尾尖末端有1枚角质尖鳞。
外翻半阴茎长19毫米,达第8对尾下鳞。离心式精沟分叉低,直达两叶顶。远端被萼,近端具刺,精沟附近存在小刺。在半阴茎分叉处的两侧各有1枚大刺,之上均为小或中等大小的刺。
主要栖息于海拔340~1200米以石灰岩为主的山区。常见于路边石缝、潮湿的道路边缘,一般发现地附近有水沟。白天夜晚均有活动。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鼠类、蜥蜴等。
该物种已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近危(NT);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2月5日发布的《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角原矛头蝮毒液以血循毒素为主,被咬伤后的临床表现与
原矛头蝮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