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树
桑科构属植物
角树是桑科构属的乔木。树皮暗灰色;小枝密生柔毛;叶螺旋状排列,广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边缘具粗锯齿,托叶大;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柔荑花序,苞片披针形,雌花序球形头状,苞片棍棒状;聚花果成熟时橙红色;外果皮壳质;花期4-5月;果期6-7月。
植物学史
各地别名 角树(潮汕)、山桑垂(汕头、潮阳)、谷木、沙子木、楮树(湛江)、谷木、土升麻、猪鼻弯(惠阳)、构树(广州)、谷木(广东通称)、钩匀草(漳州)、五缺连(永安)、楠藤龙岩)、纹板草(福州莆田)、棉藤霞浦)、蕃加拔(泉州南安)。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20米;树皮暗灰色;小枝密生柔毛。叶螺旋状排列,广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6-18厘米,宽5-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两侧常不相等,边缘具粗锯齿,不分裂或3-5裂,小树之叶常有明显分裂,表面粗糙,疏生糙毛,背面密被绒毛,基生叶脉三出,侧脉6-7对;叶柄长2.5-8厘米,密被糙毛;托叶大,卵形,狭渐尖,长1.5-2厘米,宽0.8-1厘米。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柔荑花序,粗壮,长3-8厘米,苞片披针形,被毛,花被4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被毛,雄蕊4,花药近球形,退化雌蕊小;雌花序球形头状,苞片棍棒状,顶端被毛,花被管状,顶端与花柱紧贴,子房卵圆形,柱头线形,被毛。聚花果直径1.5-3厘米,成熟时橙红色,肉质;瘦果具与等长的柄,表面有小瘤,龙骨双层,外果皮壳质。花期4-5月,果期6-7月。
分布范围
产中国分布黄河流域、长江和珠江流域等省区。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日本、朝鲜也有,野生或栽培。
生长环境
本品为桑科楮属构树。生于旷野村旁或杂树林中,喜阳性,抗性强,速生,夏、秋采乳液、叶、果实及种子。冬春采根皮、树皮。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一般采用扦插、播种的方式繁殖。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本品子甘、寒。有补肾、强筋骨、明目、利尿的功用。叶甘、凉,有清热、凉血、利湿、杀虫的功用。皮甘、平,有利尿消肿、祛风湿的功用。子主治腰膝酸软、目昏肾虚、阳痿、水肿。叶治肠炎、痢疾、鼻衄。皮治水肿、筋骨酸痛。外用以树皮取汁外抹治神经性皮炎、癣症等。
单方验方:
治肺虚咳嗽:角树根、毛桃根各60克,柠檬叶3片,水煎服,或和猪肺同煎。
治鼻衄:鲜角树叶120克,捣烂,调开水200毫升,取汁内服。
治肾虚所致头昏、腰痛、遗精:角树果实、枸杞各15克,金英子30克,水煎服。
治顽固性呃逆:角树枝60克(指头大者),水煎,冲白糖服,连服2~3天。
治痢疾:角树叶90克,烘干研末,每服6克,乌梅汤送下。
治风热感冒:角树根60克,水煎服。
治湿火骨痛:角树根60克,桑枝、枸杞菜根各30克,水煎服。
治梅毒:角树根120~240克,水煎服。
治白浊、白带:角树根60克,木棉树根、车茶草各30克,漆树根10克,水煎服。
治筋骨酸痛:鲜角树根皮(刮去外皮)、满天星根各15克,水煎冲酒,红糖服。
治癣:角树乳汁,外抹患处。
治外伤出血:角树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观赏价值
角树是观果型落叶乔木,也可单植、丛植、列植,亦可适合山地景区、观光果园和休闲农场。
经济价值
其韧皮纤维还可作造纸材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7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