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角梁是宋式建筑大木作构件,清式建筑称“老角梁”。为建筑翼角组成部分,南方建筑称“老戗”。“大角梁”位于转角铺作和角柱之上,并与之呈45°方向挑出,后尾与上平樽相交,其高为二十八分至材的一倍,厚为十八分至二十分,出头部分向上斜翘,末端做出三瓣卷刹,清式建筑的“老角梁”,保留了这一特点。
大角梁是庑殿或
歇山大木四角、或攒尖大木转角处沿分角线直接置于撩檐枋或掉(桁、檩)上的角梁。为宋《营造法式》用名,清称老角梁。其外端伸出至翼角檐椽椽头部位,尾端达于下平撑(金檩或金桁)相交处,上承子角梁。清式重檐大木之下檐的老角粱后尾一般插入角金柱中。该构件《营造法原》称之为老戗,其上放置嫩戗(小角梁)的做法则与宋、清官式做法不同。
于建筑屋面木构架转角位置的上下两层木角梁中,安装压下面,其截面较粗的梁。宋式和唐式均称大角梁,明清式老角梁。大角梁制作、吊装、拆卸工程量按其施作体积(长度乘以最大矩形截面积)以立方米计量,其长度=(出檐长+出跳长+椽架平长)×1.414×斜率。
大角梁制作、吊装、拆卸定额以其施作规格(截面宽度分档:20cm以内、25cm以内、30cm以内、30cm以外)设项,大角梁制作、吊装、拆卸按其施作规格及其体积,分别套用(宋或唐)大角梁制作、吊装、拆卸定额相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