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还须系铃人
成语
解铃还须系铃人(拼音:jiě líng hái xū xì líng rén)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宋代惠洪《林间集》,明代翟汝稷《指月录》也记录有相似的故事。
成语出处
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宋·惠洪《林间集》)
金陵清凉寺泰钦法灯禅师在众日,性豪逸,不事事,众易之,法眼独契重。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时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辈轻渠不得。”(明·翟汝稷《指月录》)
成语故事
南唐时期,金陵有个清凉寺,寺里有个禅师,叫泰钦,法号法灯。在他还是小和尚的时候,就性格豪爽,不像其他小和尚一样听话,不仅不去念经拜佛,而且还不遵守寺院的纪律,其他小和尚都看不起他。只有方丈法眼觉得这个小和尚聪明机灵,悟性很高,特别器重他,认为他以后一定能在佛学上有很深的造诣。
一天,和尚们都聚在一起听方丈讲经,法眼禅师突然问道:“老虎的脖子上挂着个金铃,谁能把金铃解下来?”那些和尚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说不出答案。半天也没人回答出来,正好在这个时候,外出玩耍的小法灯回来了,法眼又把那个问题问了一遍,法灯不假思索地说道:“是谁把金铃系到老虎脖子上去的,谁就能解下来啊!”众和尚一听,豁然开朗。法眼禅师也非常赞赏他的回答,于是当众表扬了法灯。后来,法灯果然成了一位得道高僧。
成语寓意
“解铃还须系铃人”至少有两层寓意:第一,思考问题要学点逆向思维,换个角度找答案;第二,解决矛盾要靠抓根本、抓关键,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也得怎么去解决。
成语运用
“解铃还须系铃人”比喻由谁引起的问题由谁去解决;在句中一般作分句。也说“解铃还是系铃人”“解铃须用系铃人”“解铃系铃”。
明·王錂《春芜记·忤奸》:“常言道:解铃须用系铃人。当初是他两个说他进去,如今依先要这两个说他出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清·华生《滇越铁路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责有攸归,义无旁贷。”
钱钟书《围城》:“这都是汪太太生出来的事,解铃还须系铃人,我明天去找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7 15:07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